最近民眾很重視食安農藥的問題,而國人主要食用的稻米,也愈來愈多人希望吃到無毒有機米。東部地區目前有機米生產面積有1788公頃,佔全國一半以上,不過如果能從種苗開始就使用有機栽培,成為一條龍的有機生產鏈,會更受消費者信賴。台東縣關山鎮接受農糧署輔導,這個月通過台東縣第1家有機秧苗場認證,提供關山鎮150公頃面積的有機米農田使用。
有機米很受到國人喜愛,不過種植的過程較缺乏從秧苗到稻米都是有機生產一條龍,只從稻米來驗證是否有機。
而農糧署就輔導台東縣關山鎮成立了台東第1家有機秧苗場,這個月通過認證,利用物理高溫殺菌,連培育土也殺菌消毒,不使用農藥,這對農民來說是好消息。
農民劉庭琇說:「慣行育苗的方面,那就是他在育苗的時候,他就可以在泡穀種時候,他就可以使用農藥了。」
有機種苗場長范植勛表示,「那我們有機種苗場的話,就是用溫湯消毒的部份,以60度的熱水來做消毒,過程就完全不會使用農藥。」
農糧署表示,花東地區有機稻米產區有1千7百多公頃,佔全國一半以上,目前花蓮已經有2家有機育苗場,這次輔導關山鎮的秧苗業者通過有機認證,可以提供1萬5千盤秧苗,提供150多公頃的有機稻田促進區使用。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強調,「從源頭去管理有這個有機的,這些種苗來栽種的話,我想這個整個一條龍的生產方式,能夠更獲得大家的支持。」
由於有機秧苗價格是慣行秧苗的1.4倍左右,不過在國人對食安要求逐漸提高,有機秧苗的培育使用,會更受到消費者信賴,農民收益也會增加,農糬署未來會再輔導更多業者投入有機秧苗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