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壩落成淹古城 土耳其六百年古蹟澡堂大搬遷

位於土耳其東南部底格里斯河畔的古城--哈桑凱伊夫,曾經是絲路的一個重要據點。不過隨著上游水壩完工,這裡即將被淹沒。土耳其政府日前,把當地一座有650年歷史的古蹟澡堂,大費周章的搬到城外的文化園區,承諾這個萬年古城未來仍然會繼續發展觀光,但是卻無法平息環保團體的抗議。


重約1600噸,有650年歷史的古蹟澡堂,架在龐大的運輸平台上緩緩移動,將從土耳其東南部古城哈桑凱伊夫,遷到兩公里城外一處文化園區安置。去年五月一座建於15世紀,紀念部落領袖的陵墓,也以同樣方式,進行遷徙。有關當局如此大費周章,是因為這處位於底格里斯河畔,有1萬兩千年歷史的古城,在上游伊利蘇水壩完工後,將有八成面積沉沒於水底。

土耳其農業與森林部長派克戴莫里表示,「這裡有歷史奇景,這是我們的遺產,我們以最大努力來進行搬遷。」

哈桑凱伊夫這座古城曾經因為絲路經過而繁榮一時,見證過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鄂圖曼帝國等文明的興衰,古城裡至今仍聳立的尖塔,城堡和已成廢墟的斷橋,正標誌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然而土耳其在底格里斯河上游打造境內最大的伊利蘇水壩,宣稱有助發展經濟,提供能源所需,但建成之後,將淹沒超過90個村莊,並犧牲哈桑凱伊夫這座古城,影響超過5萬5千人,主要是庫德族人。計畫提出後,引起當地民眾和國際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彈,曾多次來到當地進行抗爭

在各界壓力下,這座水壩仍然在去年底完工,儘管土耳其當局承諾未來還將陸續搬遷六處歷史遺跡,將繼續發展哈桑凱伊夫的觀光,但反對人士批評,這座古城被大水淹沒後,將萬劫不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