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 日2款大廠威士忌6月起相繼停售

在連續劇加持下,日本威士忌近年來銷售量大增,屢創拍賣佳績。最近日本飲料大廠三得利,宣布旗下的暢銷產品、「白州12年」跟「響17年」,因為調配用的熟成原酒不足,六月起將相繼停賣。消息一出,這兩款威士忌的價格飆漲,翻漲了七倍以上。

大阪的酒吧裡,日本威士忌是不少顧客喜愛的選擇,這幾年因為進貨成本增加,零售價格高漲,光是白州12年,一杯就從日幣1800漲到3000元,折合台幣八百多塊。儘管如此,還是供不應求,業者三得利已經宣布,旗下的「白州12年」跟「響17年」威士忌,生產調配用的原酒已經不夠,將分別在六月跟九月停售。
 

日產威士忌愛好者表示,「(日產威士忌)隨年份增加顏色也不同,如果以後消失了在品酒時會覺得很難過。」

這次三得利兩款威士忌停賣,也掀起了搶購熱潮,白州12年定價8500日圓,網路喊價飆到9萬7200日圓,約合台幣2萬六;響17年的售價也從一萬二漲到八萬五千元,折合台幣兩萬三。日本國內的二手業者,開始張貼高價收購的公告,大阪這家老酒專賣店內,日本威士忌約有七成都是中國買家收走。

日產威士忌的銷售量,曾經因為經濟衰退在2006年跌到谷底,2008年推出Highball另類調酒喝法而回升。2014年講述日本威士忌之父的晨間連續劇「阿政與艾莉」,讓日產威士忌谷底翻紅,國際獎的加持更增添人氣,甚至從飲料變身為投資標的,2015年香港的拍賣會,1960年產的日本輕井澤威士忌,拍出一瓶1100萬日圓,將近台幣300萬的高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