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韓會談 學者分析:選舉無核化恐有變數

全世界昨天都在關心兩韓會談,國際關係學者認為,雖然兩韓目標終戰協定,甚至未來往簽署和平協議方向;但南韓和美國,接下來都有選舉影響,無核化的期程恐怕仍有變數。

兩韓會談落幕,板門店宣言向全球宣告,朝鮮半島往和平再進一步;普遍認為,在外國勢力高度介入下的朝鮮半島,兩韓領導人確實展現強烈推動和平的意志,但想要結束戰爭狀態,達到終戰協定或簽和平協議,還沒那麼簡單。

政大韓文系助理教授陳蒿堯表示,「營造韓半島的一個氛圍,但是後續如何去落實?包含說時程方面會怎麼樣的來達成?在上半年來看有好的開始,但是下半年韓國在六月有地方選舉,那美國也有期中選舉,這個來講都會有一些變數。」

學者分析,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提議會談,原因包括北韓經濟受到聯合國制裁,煤鐵出口遭禁,外匯驟減,經濟上沒有退路,再者北韓的核武零件取得受限,發展戰略核武受到局限,加上美國川普的警告作為,讓北韓不得不談;至於日本身為六邊會談的一員,也害怕在兩韓會談後被邊緣化,首相安倍的示警動作,也值得觀察。

輔大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指出,「他認為韓國不要自做主張,如果在這個問題上面,你韓國跑得太遠的話,從過去到現在所組成的美日韓,他強調美日韓對北韓的防線就會被破壞掉。」

分析家普遍認為,核武是金正恩未來的談判籌碼,兩韓會談營造出的和緩氣氛,也確實不同以往會談的無疾而終,未來川金會能否進一步,往韓半島無核化的目標前進,美韓日中在韓核議題的角力,各界關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