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舞家姚淑芬新作"破月" 再續姻緣話題

編舞家姚淑芬十年前以舞作「大四囍」,批判傳統婚姻制度後,再推出新作品「破月」。延續姻緣話題,同樣加入大量東方元素,以細膩、內斂的舞蹈,詮釋新人踏入婚姻後,牽絆一生的永恆,來對比現代人速食的愛情觀。 舞台上,身穿白衣的新郎,隨著紅線牽引,不斷舞動,展現出慾望流竄與心理掙扎。站在台前的新娘,與男舞者以細膩的肢體交錯,詮釋她對未來另一半的幻想,這部由編舞家姚淑芬編排的新作品「破月」,訴說的是傳統婚姻中,相信命中注定的安排與和永恆牽絆。 "破月"編舞家姚淑芬:「冥冥之中,那個對的人,他就會在軌道,你的生命軌跡中等著你,舞者就是用瓦片鋪了一個圓,就跟天、地、人之間,做了一個呼應。」 紅線、大紅布在舞台中,不斷上下擺動、纏繞,濃濃的東方韻味,也展現在舞者服裝上,以中國喪服的樣式,用黑、白、紅層層包裏,意味著踏入婚姻,也是莊嚴圓滿的大事。 "破月"服裝團體成員ALLEN說明:「有一種人生的始末的感覺,像是開始跟結束,有一種圓滿的氛圍。」 編舞家姚淑芬帶領的當代舞團,曾經以舞作「大四囍」,來批判傳統婚姻制度,歷經十年沈澱,再續姻緣,將台灣婚慶禮俗縮影,展現在舞台,讓觀眾能自由解碼,對情愛離合的各種想像。 記者蔡慧玲 應磊奇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