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都市開發,大城市裡有許多土地被蓋起了高樓大廈,台北的芝山岩,擁有豐富的景觀與歷史文化,周圍的建物是否該被設限,在都市更新計劃中,如何平衡,是大問題。 台北盆地北側,有一座裝滿歷史的小山丘,叫做芝山岩,擁有3千萬年前的古老岩層,是台北市珍貴的地方之一,周圍保有大城市裡少有寧靜與通透,就有學者形容芝山岩本身,就是一座島嶼。 ==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郭城孟== 我說它是一個島嶼 就是說芝山岩的本體 大概它的本體是差不多 兩三千萬年前的沙子 因為板塊擠壓抬升 在芝山岩這邊還可以見證到 差不多2百萬年前到1萬年前 冰河期所帶來的生物 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的芝山岩,附近還有多個綠地公園,從空中俯瞰芝山岩,幾乎已經被高樓大廈包圍,只差被劃為保護區的西北側,也因為環境條件好,不少建商極欲開發,台北市都委會因此擬訂計劃,限制周邊建物不能高於30公尺,不過卻有學者認為,仍然必須考量建築物的穿透性及天際線。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所所長兼系主任 郭瓊瑩== 我像一個河谷 中間比較低 慢慢的漸層往兩邊高 但是像這樣的話 建設公司或房地產公司 其實要扮演另外一個 有前瞻性的公共利益的角度跟角色 同時我們認為就算你高的話 你不要變成一個長城 你會有幾個視域 走廊 讓你看得到芝山岩 看得到陽明山 郭瓊瑩表示,景觀與生活品質的價值,應該要有一套公式可以計算,只是在都市更新的過程中,滿載歷史與自然生態的芝山岩,與一波波拔地而起的建築物如何共存,是一道難題。 記者 郭采彥 吳嘉堡 台北報導
芝山岩景觀與都市開發 如何平衡學問大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