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文創品 有新意還須具保存價值

全國各地都在推行文化創意產業,但是有些產品大量複製生產之後、就失去特別的價值。台東縣的原住民看到了這個問題、提倡文創產品要跟在地連結,才直得永久保存。 排灣族傳統燒琉璃珠的手工,用現代的科技,可以做出更精緻的裝飾品,但複雜的製作過程 ,一般人無法體會,來到台東的遊客,跟著族人動手做,好不容易燒了一顆琉璃珠,做成裝 飾品,這就是文創商品,獨一無二。 ==遊客 王小姐== 你可以自己選自己的顏色和大小 然後親手製作 就不一樣囉 ==遊客 吳小姐== 看人家做很簡單 可是事實上自己做起來 沒有那麼簡單 現在國內很多原住民部落都在推部落文創,隨著電影和小說故事的流傳,有的文創品已經大 量生產,甚至只用印刷技術大量銷售,有原住民就認為,這樣的文創品已經失去了保存的價值,更談不上是文化的延伸,因此有原住民正在提倡在地連結、在地創作、複製性低的概念 ,重新定位原住民文創品的意義和價值。 ==排灣族文創工作者 林秀慧== 產生的結果其實是跟 在地的連結是有關係的 我們覺得這個 才是我們希望發展的 文化創意的一個方向 在新的時代,原住民傳統文化結合了新的元素,產出文創品,也變成了部落的產業,雖然可 以創造部落的經濟,可是一旦被大量複製生產,這樣的效益又能維持多久?原住民的工藝家正在思考,他們的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性。 記者 章明哲 台東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