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斧飛彈 揭開美伊戰爭序幕

海珊24年來的鐵腕執政,在聯軍22天的南北包夾下,面臨終結的命運。這個美國總統布希命名為「伊拉克自由」的第二次波灣戰爭,一路走來,讓世人看的是驚心動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過去22天來的重大事件。 從波斯灣發射的第一枚戰斧飛彈,正式為英美聯軍的攻伊大戰揭開序幕。在首波名為「斬首行動」的攻擊當中,聯軍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為目標,密集發射戰斧巡弋飛彈,希望能夠先行斬除包括海珊總統在內的伊拉克高層官員和主要軍力。 開戰第二天,聯軍的地面部隊從科威特邊境出發,地面戰爭也宣告開打。 而外界預期中的「震慄行動」,在開戰後第三天展開。 然而就在戰況看來順利進行之際,聯軍卻在南部的戰略重鎮奈西利雅,遭遇伊拉克坦克部隊的頑強抵抗。伊拉克電視台在23號播放了美軍戰俘的畫面,聯軍也證實這是開戰以來,傷亡最慘重的一天。 而在26號,一千多名美軍空降伊拉克北部,正式開闢北方陣線。不過在南方的納札夫、巴斯拉,以及奈西利雅,聯軍卻陷入苦攻不下的困境當中。 經過一番纏鬥之後,聯軍終於在攻下伊拉克唯一的深水港烏姆港。在清除了主要水道裡的水雷之後,第一批人道救援物資終於在28號抵達伊拉克。 然而就在聯軍開始歡慶南部的勝利成果之際,29號卻傳出了自殺炸彈攻擊事件。四名美軍不幸身亡。也讓聯軍人人自危。 看來似乎陷入停頓的聯軍攻勢,從30號開始又恢復強勢火力。美軍對效忠海珊的共和衛隊發動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空襲。 經過兩個星期的戰事之後,聯軍終於佔領了底格里斯河的橋樑,宣告了兵臨巴格達城下。四月三號,美軍坦克進駐原名海珊機場的巴格達國際機場,顯示巴格達正逐漸失守。 九號,在伊拉克民眾的協助下,聯軍拉下了市中心的海珊銅像,海珊政權正式宣告垮台。而這22天來的「自由伊拉克」行動,終於見到了勝利的曙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