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光復鄉居民羅小姐說:「還要很多沙包耶,因為會淹啊。」
就怕週末將生成的颱風「風神」,為花蓮光復鄉帶來二度災害,當地居民趕緊多拿幾包沙包回家防範,還有民眾的後院已經築起一道「沙包長城」。
記者問,「當初淹到多高?」
光復鄉居民黃小姐表示,「到我的這邊來,有叫我們疏散,我們就要疏散啦。」;記者問:「就不會住在家裡面了嗎?」;黃小姐回應,「對呀,很恐怖耶。」
進入防颱備戰狀態,17日到花蓮光復災區幫忙的志工,也當起「沙包超人」,接力把一袋袋沙包、往推土機上集中,但人數明顯減少,也因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宣布,18日下午2時至5時,將在光復鄉執行大規模撤離演練,呼籲志工暫時避免進入。
志工周先生說:「颱風規定一定要撤」;記者問來了幾天,他說:「我來三天。」
志工邱先生則表示,「照著標準的,就是撤離的程序,也是保障人民的一些生命及財產,這是最好的一個方式。」
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明,除了行動不便的長者外,其餘約1048人都必須撤離至收容中心,也會發布堰塞湖警報,啟動垂直避難,確實演練三階段疏散撤離。
季連成指示,「最後是全村是清空的,不得有任何一個人在車上、在路上遛達。第1階段獨居的老人跟病患,他們是動車不動人;第2階段平民的撤離是動車、動人;第3階段堰塞湖警報系統響起的時候,開始做垂直疏散。」
花蓮縣長徐榛蔚則說道,「每一天早上8點、10點以及下午、晚上都開會,所以我們都是不斷跟中央合作無間。」
隨著颱風再次逼近,花蓮縣長徐榛蔚公開現身,澄清遭外界批評神隱一事,也和內政部長劉世芳,一起探視受災民眾狀況。不過,針對避難方案,縣府原本提出採取全面撤離,最後就總協調官與公所都建議加入垂直避難,徐榛蔚則表達尊重,也強調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仍未解除。
花蓮縣長徐榛蔚認為,「水量不斷地在增加,只有全部淨空撤離才是最安全的。」
內政部長劉世芳回應,「垂直撤離會比較方便,但是要落實。」
而對於堰塞湖釀災,造成上千家戶受災,目前已有約600位店家、災戶籌組自救會,希望集結力量要求合理補償與重建權益,也希望爭取到國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