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縣府誤發堰塞湖疏散警報 消防局致歉稱同仁弄錯標準

花蓮光復洪災發生後,今(8)日上午,東台灣接連發生2次地震,規模都達到5.0,第1起在上午7時52分,震央在吉安鄉,第2起發生在11時33分,震央在東部海域。氣象署表示,2起是獨立事件,預估往後幾天仍有餘震。不過早上7時許,花蓮吉安鄉發生第1起地震後,縣府隨即發布馬太鞍溪堰塞湖保全戶的疏散簡訊,但隔沒不久又宣布警報解除。消防局坦言同仁搞錯標準,誤發警報,縣府官員鞠躬致歉,允諾會檢討改進。

校園警鈴大作,突然大聲廣播,學童們小跑步離開教室,校方緊急疏散,因為花蓮發生有感地震。

鏡頭一度晃動,就在8日上午7時52分,花蓮吉安鄉發生規模5.0地震,隔了3個多小時,早上11時33分東部海域再有地震,規模同樣5.0,但氣象署說明,2起屬於獨立事件,往後幾天不排除仍有餘震。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邱俊達指出,「相距地距離大概超過70公里,因此我們認定他是兩起單獨的事件,後續的餘震方面,大概3天餘震規模4到4.5。」

東台灣一上午接連2次地震,尤其首起發生一度讓花蓮縣府發布緊急警報,強調受地震影響,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有壩體破壞疑慮,要求光復、鳳林與萬榮的保全戶,立刻疏散避難,引發不少人恐慌。

當地居民表示,「看到那個簡訊還是會有一點害怕,是不是那邊又坍方還是怎麼樣,會又沖刷下來。」

撤離通知才發布隔沒多久又更正,再發細胞簡訊,已將警報解除,花蓮縣消防局坦言,同仁誤發警報,因為按照警戒避難機制,只有在光復測站監測到震度5弱以上,才要發布警報,花蓮縣府官員也起身鞠躬致歉。

花蓮縣行研處長陳建村表示,「確實可能在交班提醒上的時候,沒有精準、不夠精準,我們一定會檢討改進,造成大家困擾非常抱歉。」

花蓮縣消防局長吳兆遠說明,「同仁誤解為花蓮縣發生5弱地震,就要發CBS及海嘯警報。」

儘管警報虛驚一場,但地方已提交強制撤離計畫,中央回應目前尚未核定,仍需細部修改,要再整合原民部落意見,並且將外地旅客納入撤離範圍,在正式公布前,要是有突發狀況,中央強調同樣先以原定機制採取垂直避難。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指出,「有獨居的老人或是平房式的這些老人,請軍方、志工還有消防人員,請他們把他搬到、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相關的撤離計畫正由縣府修正,預計2天內完成,將再對外公告,後續就會展開兵推及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