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位於水流急彎處的阿陶莫部落也是重災區。當地居民擔心,因部落離市區較遠,救災量能無法觸及,自嘲是被遺忘的部落。而正逢連假第1天,大批志工湧入救災,中央前進協調所今(27)日也在光復車站設立分配站,與民間慈善團體共同合作調度。
吊掛車跟大型貨車,就這樣卡在窄小的雙向車道,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前後車輛通通動彈不得。
公視新聞記者呂玠鋆報導,「馬太鞍溪橋遭沖毀,導致縣道193成為前往光復鄉的重要途徑,不過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阿陶莫部落,如果想要前往對外的話,這裡也是唯一的道路,而現場的車輛堵塞,其實也讓當地相當頭痛。」
阿陶莫部落居民周小姐指出,「整個台9線南北的車流量,整個到193縣道這裡,剛好經過我們這個很嚴重的災區。」
193縣道27日起進行管制,改「北往南」單向通行,公路局呼籲「南往北」應改行駛台11甲線。
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第5天,下游的阿陶莫部落離河床最近只有3、400公尺,首當其衝,但由於離各界焦點的「光復市區」有段距離,復原進度明顯落後。
阿陶莫部落親友陳小姐表示,「好像有的人不知道這邊的在災難吧,被遺忘啊,被遺忘的部落。」
協助志工林先生指出,「光復市區那邊比較人力過剩,所以我們就想說到比較沒有人幫忙的地方。」
協助志工麥先生也表示,「這邊反而其實是更需要,來這邊看到景象其實非常衝擊。」
正逢連假的首日,熱心民眾紛紛湧入光復車站,喊話要幫忙清淤泥,中央前進協調所也在光復車站設立「分配站」,與民間慈善團體配合。
慈濟志工邱先生表示,「個別報名的話,我們就邀請他到前面的廣場,10到15人一組,工具各方面都準備好了。」
原民會副主委Qucung Qalavangan指出,「原則上是不會衝突,慈濟他們主要的工作範圍就是離火車站的周邊,那我們有很多志工很希望到我們距離市中心比較遠的部落,也協調國防部軍卡車2部,載送了41名的志工,現在已經去阿陶莫部落。」
不管是團體報名還是個別參加,都不用擔心工具問題,谷縱副主委表示,只要自備口罩、手套,做好評估,都可以捲起衣袖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