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兌美元整個5月升值了2.088元,創36年單月最大升幅。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匯率政策報告,台灣仍位列在觀察名單。針對外界質疑美方介入台灣匯率政策,美方也罕見列出3點澄清,強調台幣升值是包括流動性較差、台灣出口商匯回美元、以及外國投資機構匯入資金。央行今(6)日也發聲明表示,美方建議進行外匯干預應有限度,讓匯率走勢反映經濟基本面。
美國財政部發布,川普(Donald Trump)重回白宮就任後首個匯率報告,將匯率操縱觀察名單增列到9國,亞洲國家有中國、日、韓、台灣、新加坡等,更新增愛爾蘭與瑞士。
和碩聯合科技共同執行長鄧國彥表示,「所以對我們來講,我們當然還是怕,像上個月初那種2天升值2、3塊的,這個是要靠財務部的不斷的努力。」
工總常務理事何語則表示,「汽車的零組件或者其他的工具機、機械業者,如果升到28元,真的是利潤都全被吃光了。」
台灣連續7次被列入「留校察看」,產業憂心忡忡。不過外傳5月初台幣升值是遭到美方施壓,美方報告則罕見特別分析,台幣急升是遇到假日流動性差、台灣出口商匯回美元、以及還有外國投資機構匯入資金3大原因,間接澄清施壓傳聞。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台灣確實是面臨兩難,如果說央行介入過多的話,又會引發美方的關切,操弄匯率。」
對此央行發聲明表示,美方報告向我方建議,包括密切關注非銀行金融部門風險,包括匯率風險;另外,也建議央行進行外匯干預應有限度,讓匯率走勢反映經濟基本面,並重申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台幣升值。
不過美方依然表示,將對「不公平」的貿易行為採取強硬立場,新台幣常態2字頭趨勢難擋。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建議,「央行可以持續採取比較柔性管理匯率,可以透過政策工具,疏導短期的一些熱錢。」
6日新台幣兌美元盤中一度升至29.897元,但最後收在29.931元,由升轉貶,貶值0.9分。
不過學者也點出,目前美方公布的匯率報告觀察時間段是2024年,而近期新台幣強勁升值,央行是否踩到匯率操縱紅線,報告年底才會揭曉,攸關台灣是否續留觀察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