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日前收到一封裝滿「竹節蟲蟲卵」的信件,疑似是棄養,由於此竹節蟲是外來種昆蟲,可能對環境生態造成傷害,最後只好將牠「善終處理」。事實上台灣近年來養寵物昆蟲相當流行,寵物店業者提醒,養昆蟲就跟養毛小孩一樣,是一種生命學習過程,千萬不要任意棄養。
台北市立動物園日前收到一封裝著黑色顆粒的信件,仔細檢查發現竟然是「竹節蟲卵」,疑似遭民眾棄養,由於此竹節蟲是外來種昆蟲,基於在地生態健康,只好忍痛善終處理。
台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館長唐欣潔指出,「其實這類的竹節蟲牠們在豢養情況下都是孤雌生殖,有時候只要一支成熟的雌蟲,牠就可以一直不停地產卵。」
近年來,台灣寵物昆蟲市場相當活絡,昆蟲因為其特殊行為、亮麗外型,成為人類在貓、狗之外的新寵物,其中又以甲蟲類的大兜蟲、鍬形蟲為主流,有些國小自然課還會以飼養甲蟲當作學習教材。
甲蟲飼養者黃宇星說道,「最特別應該是幫牠們換水苔吧,大概一個禮拜要換一次,在換水苔的過程中,可以體驗到牠們生活的環境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這樣子。」
甲蟲飼養者張先生表示,「會有一些很特殊的個體,像什麼雌雄同體啊,還會養出,就是有繁殖出有白眼的基因啊,這類或是牠有一些突變都很特別。」
寵物店業者表示,甲蟲單價低、飼養條件簡單,幾乎沒有門檻,從甲蟲的幼蟲、俗稱「雞母蟲」開始飼養到成蟲,大約需1年半到2年時間,寵物昆蟲產業的特點就是,好看、好玩還具有經濟價值,可以收藏當標本。
甲蟲寵物店業者邱先生提及,「出社會之後有興趣蒐集標本,或是想要養大隻的寵物,他們其實都會來這邊看。」
業者提醒,養昆蟲跟養毛小孩一樣是一種生命學習過程,不要隨便棄養。
動物園也強調,動物園不是收容所,民眾若不想繼續飼養寵物,可以聯繫原購買店家或尋找其他有經驗飼主領養,外來昆蟲若任意放到野外可能會擾亂本地生態,嚴重的話更會造成傳播疾病或農業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