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隻電子偵測犬亮相 嗅聞化學塗料專偵蒐數位證據

國內第1隻電子產品偵測犬Wafer,由美國非營利組織捐贈,今(26)日首次對外亮相,從去(2023)年8月來台後已經投入3次重大刑案搜索,在犯罪現場偵蒐數位證據。牠在每次工作前都必須「餓肚子」才能保持嗅覺敏銳。未來台灣是否也能自主培訓這類警犬?警方則表示,如果有需要會與美方接洽,爭取下波捐贈。

警方強力壓制,上銬男子坐在地,一旁警犬出動,東聞西嗅找證據。

員警說:「有反應,把平板拿出來。Yes,Good boy.」

犯罪現場搜索查到平板電腦,國內迎來第1隻電子產品偵測犬,這隻拉布拉多Wafer專門偵蒐數位證據,26日在台首次亮相。

美國非營利組織O.U.R亞洲區副主席Nate Davis解釋,「手機塗層的味道到處都有,氣味非常薄弱,所以透過餵食及獎勵的方式,去驅動警犬專心尋找這些電子產品的動力,我們同時搭配牠的嗅聞能力和獎勵餵食的機制,來完成搜索任務。」

Wafer 2023年8月才跨海來台灣,由美國非營利組織捐贈,半年多來已經投入3次重大刑案搜索。

上工前不能進食,保持敏銳嗅覺,透過嗅聞化學塗料「三苯基氧化膦」,在犯罪現場找出潛藏的關鍵3C證據。

2歲的Wafer只聽英文指令,預估能上線工作5年,最長年限8年。

但這類警犬在亞洲國家並不常見,除了台灣之外,目前只有泰國與馬來西亞,未來能否自主培訓?

刑事局國際刑警科研究員李昆達回應,「如果說真的有需要的話,請美方再做第二次的捐贈,他們比較有先進的想法,他們的培訓也比較有經驗,過去台灣的這些警犬訓練,沒有針對這一部分作訓練。」

警方表示,如果有這類警犬需求,會朝與美方接洽,爭取下波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