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幣發放1週違規頻傳 使用注意事項一次看

文化部發放的文化成年禮金,也就是俗稱的「文化幣」,是為鼓勵青年進行藝文消費而推出,今(2024)年度禮金已自1月20日起開放民眾領取,但不到1週即傳出多種違規情況,包含不符資格店家冒用收款碼或接受民眾兌現,網路上也開始出現收購或轉售行為,文化部為此出面呼籲青年朋友勿以身試法。

民眾領取文化幣以後,使用上該如何避免違規踩雷?或是還不清楚那些商家適用文化幣?以下將整理各項使用規範Q&A供讀者做為參考。

文化幣有使用期限嗎?

本年度的文化禮金已從1月20日起開放領取,使用期限至12月31日止,逾期未使用者即失效。

文化幣的使用範圍?

文化幣使用範圍多限定在實體的藝文體驗及消費,但有些藝文活動的網路售票也適用,類別主要分為以下4項:

1.藝文展演及文化體驗:

2.視聽娛樂類:

3.圖書類:

4.文創工藝類:

哪些項目不可使用文化幣?

該如何知道店家是否適用文化幣?

文化幣有哪些專屬優惠?

文化幣的領取資格?

今(2024)年起發放範圍擴大為16至22歲民眾,且符合以下任一資格者即可領取:

  1. 國內現有戶籍之國民。
  2. 各級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之具有我國國籍之眷屬。
  3. 取得台灣地區居留許可之無戶籍國民。
  4. 大陸地區人民為國內現有戶籍國民之配偶,且取得依親居留、長期居留許可。
  5. 外國人為國內現有戶籍國民之配偶並取得居留許可者。
  6. 香港或澳門居民為台灣地區人民之配偶並取得居留許可者。
  7. 符合4-6點資格但離婚或配偶死亡,其居留許可未廢止者。
  8. 符合3-7點資格並取得定居許可但尚未設戶籍者。
  9. 取得我國永久居留許可之外國人。

文化幣的領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