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玩家漂流至外海海巡救援 注意事項僅規範業者無個人行為

水上立式划槳活動愈來愈熱門,台東成功外海13日傍晚又發生一起立漿板被漂走意外。海巡署第一三岸巡隊統計,今(2023)年到現在就執行了3次海上救援,不過,還有少數一漂走就被其他人員救回的案例。由於開放海域後,立式划槳屬於一般浮具,並沒有禁止下海的規定。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立式划槳活動目前只規範業者以及相關罰則,但個人的行為只有勸導,沒有罰則可罰。

13日傍晚6時半左右,海巡署第一三岸巡隊出動救生艇,到成功漁港外海救起一位划立槳板被漂走的民眾。這位民眾從基翬漁港划出海,但卻漂了2公里到成功港外海,才被路邊民眾發現報案救起。

第一三岸巡隊參謀主任白博宏表示,「接獲118報案指出,在成功漁港外,有一民眾從事SUP活動,因體立不支請求本署協助。本隊獲報後立即指派新港安檢所,派出橡皮艇前往施救。」

第一三岸巡隊統計,今年到現在分別執行了蘭嶼、三和和成功地區共3起的立槳板救援任務,其他海域也有少數立槳板一漂走就被救回的案例。

由於東部海域大部份都是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管轄,在開放海域後,東管處今年4月規劃「立式划槳活動注意事項」,但只規範帶團業者的罰則,個人的行為目前沒有處罰的規定。

東管處副處長高堂貴表示,「違反《水域遊憩管理辦法》的相關裁罰標準,針對業者處罰相關的罰鍰,最低3萬、最高到20萬以下。如果您是專業的玩家要從事這個活動,也希望能夠結伴同行,依照我們的活動注意事項,備妥這一些相關的設備。」

開放海域後,除了港區和管制航道,無動力的立槳板幾乎都可以下水。不過東管處強調,「立式划槳活動注意事項」有特別要求不得單人單艘從事立槳板活動,不過很難規範個人的行為,呼籲民眾划立槳板一定要找合格的教練帶隊,才會安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