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鳳山溪遭驗出苯乙烯 環保署:低於美國飲用水標準

新竹鳳山溪遭排放不明廢液,汙染關西居民飲用水,事發滿月,初步檢測出水中有苯乙烯,最高濃度達0.061ppm,雖然低於美國飲用水標準,但居民還是很不安心。對此環保署表示,為了解決臭味問題,將補助地方政府清除河川底泥,居民則希望縣府,盡快將汙染工廠遷離鳳山溪上游。

從高處俯瞰溪面油光綿延數百公尺,上個月12日新竹關西居民拍下鳳山溪汙染實況,當地飲用水直接受到衝擊、停水因應,事發滿月,水體驗出幾種有機溶劑,其中苯乙烯最高濃度0.061mg/L。

環保署表示低於美國飲用水標準,可安心飲用,但現場還飄散臭味,將補助地方進一步清除汙染。

環保署水質保護處長顏旭明指出,「請新竹縣能夠提出河川污染物,含河川內的底泥清除計畫,這計畫我們預估目視的範圍,大概是100公尺左右。」

檢測結果出爐,關西居民仍認為難以安心,因為飲用的鳳山溪水,取水口上游還有各種工廠,不遷走他們永遠提心吊膽。

關西環境守護協會理事長羅功奇表示,「縣府也要想辦法輔導他們工廠,能夠離開這個地方,而且有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工廠,他們不守規矩,只要這些工廠在,不會有讓人家安心的一天。」

事發一個月鳳山溪還可聞到臭味,新竹縣環保局表示,污染3天內隨即刮除邊坡土壤,也許還有少數殘留,至於清除底泥會先進行調查。

新竹縣環保局副局長蕭宏杰表示,「現在評估邊坡,還有少部分的殘餘土壤還有異味,這個部分我們縣府也會盡最快的速度趕快去清除,我們會先做好底泥污染範圍的調查。」

不少在地居民不滿此次汙染事件,縣府態度消極,但環保局強調始終積極因應,目前環保署要求淨水廠要增列苯乙烯等有機物檢測,費用由中央補助,但居民最希望盡速完成「鳳山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劃設,將汙染工廠通通遷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