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角工藝師魏幼謙 影像保存珍貴技術

雲林91歲的北港哨角工藝師魏幼謙,年輕時投入哨角隊,運用板金技術開始修理舊哨角,成為全台首位手工哨角藝師,縣府將他的製作技術列入保存,現在中華文化總會,也要透過影像紀錄下來。 學生吹著哨角,這每一支哨角,都是91歲國寶級哨角工藝師魏幼謙手工打造,住雲林北港魏幼謙,20歲參加北港朝天宮哨角隊,發現許多老舊哨角需要修理,自己運用板金做出興趣,後來成為全台首位手工哨角藝師。 ==北港哨角藝師 魏幼謙== 過去都沒有人做 研究哨角 怎樣才能不爆開(焊接) 後來成功 至少花2個月時間 魏幼謙表示,過去他每年手工製作哨角70隻,所做過哨角約有3000隻,全台有一半的銅哨角都是由他手工製作,為了要保存這項手工技藝魏幼謙哨角製作技術,雲縣府105年2月,把魏幼謙哨角製作技術以保存技術及保存者列冊。 ==雲林縣長 李進勇== 傳承傳統技藝 特別選擇全台6位 在技藝界中非常頂尖達人 可以說是 老師級的老師傅 ==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 江春男== 這專心一致 一輩子做一件事情 這精神是現代社會 特別需要在科技時代 特別需要應該提倡的 為了紀錄台灣百工百業生態,文化總會先從傳統技藝與創新技藝領域中,尋找出6位地方職人,除了手工哨角、旗袍製作等,將以每個月推出紀錄短片,串聯不同的匠人魂,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台灣職人精神,保存在地文化影像紀錄。 記者 王威雄 雲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