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有影】國際聯手制裁俄羅斯 通膨風暴反衝擊全球

公視新聞網
#國際制裁一年來俄羅斯還好嗎🇷🇺

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在發表國情咨文演說

他在演說中反擊,一年來國際聯手制裁,西方國家已因此自食惡果。

普丁重申俄國不受制裁所影響,西方國家則陷入能源危機、失業率及物價上漲等困境。

但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呢?

把時間拉回到2022年2月24日,普丁不顧國際反對,堅持出兵攻打烏克蘭。

世界各國聯手祭出史上最嚴厲集體制裁,企圖壓制失控的俄羅斯。

美國與歐盟等國,率先鎖定俄國金融市場,股票市值、匯率相繼蒸發。

凍結俄國金融機構及核心權力人士海外資產,預估將近3千多億。限制能源、航空,以及高科技產業進出口,全面孤立俄羅斯。

由於金融制裁切斷俄羅斯進入資本市場的管道,增加通膨,導致俄羅斯經濟幾乎崩潰。

俄羅斯貨幣盧布貶至歷史新低,銀行更爆發擠兌潮。

莫斯科市民形容這場金融浩劫「好像在地獄一樣」,並對未來感到悲觀。

2月27日,美國、歐盟追加制裁,正式宣布將俄羅斯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

除了政府機關提出制裁手段,蘋果、谷歌、麥當勞等企業也先後響應。

歐美各國雖密集發動各項制裁,所造成的外溢效應及俄羅斯反制措施,也引起全球震盪。

俄羅斯宣布從3月起,暫停小麥等穀物出口,導致全球糧食價格飆漲。

7月更以維修為由,暫停向歐洲輸送天然氣。而以歐洲各國過去經驗顯示,俄羅斯所謂「技術性維修」通常都是政治決定的藉口。

但正如普丁所言,能源危機正中歐洲要害,各國只能採取互助的方式渡過寒冬。

能源短缺導致市場價格飆漲,連帶造成通貨膨脹日漸惡化,進而引發歐洲各國罷工潮。

反觀俄羅斯,經過一年的嚴厲制裁,是否確實達到懲效呢?

2023年2月20日,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公布最新經濟數據,2022年俄國經濟萎縮2.1%,顯見來自國際的嚴厲制裁,並未對俄國造成嚴重衝擊。

美國總統拜登也在此時突訪烏克蘭,並在同日強調將祭出新一波制裁行動,全球經濟恐怕會再掀波瀾。
___

✍️編輯/陳廷威・剪輯/廖敏涵


🔗 Link in Bio - 新聞更新不間斷!

#公視新聞網 #pSharp #新聞實驗室 #俄烏戰爭 #能源危機 #罷工 #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