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東北季風影響,今(10)日台灣北部與東北部,天氣溼涼。氣象局指出,明日東北季風再增強,到13日前,溫度再降。下週三東北季風,帶來的冷空氣更強,北台灣低溫,會降到14、15度左右。而菲律賓東方海面,今日生成熱帶低壓,24小時內,有機會發展成輕度颱風,但對台灣天氣較無影響。
受熱帶性低氣壓及和外圍環流影響,氣象局發布大雨特報,提醒台東蘭嶼嚴防豪雨,而基隆北海岸、宜蘭、綠島和及大臺北山區也都有大雨發生機率。而明(23)日起,東北季風南下,北部東北部將有感降溫,天氣又濕又涼。
因豪雨受困明池山莊的79人,經過6天終於脫困,公路總局在22日上午10時多搶通便道,先派出前導車載運物資上山,給留守的員工和員警後,將遊客全數撤出。氣象局提醒,受熱帶性低氣壓及和外圍環流影響,23日起北部半部又會有較大雨勢,北部高溫也會有感降溫,來到20度以下。
又一個週末泡湯了!週五(21日)受到東北季風減弱、水氣減少,氣溫逐漸回升。不過,週末又有一波東北季風,加上熱帶性低氣壓通過巴士海峽,路徑類似尼莎颱風,雖然強度較弱,仍要注意和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帶來的雨勢。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週六晚上到週日上半天,會是這波雨勢最大的時候,包括北部、東半部,以及基隆、宜蘭等地區,都要留意大雨或局部豪雨發生。至於熱帶性低氣壓,最快有機會在週日成颱。
位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昨(15)日下午2時增強為輕度颱風「尼莎」,中央氣象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當天下午在宜蘭金岳瀑布溪水暴漲,9名前往當地溯溪的遊客受困,所幸全數救出,無人傷亡。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氣象局針對全台10縣市,發布豪雨或大雨特報,其中台北市和宜蘭縣山區,更要嚴防超大豪雨。
第19號颱風「桑卡」生成,原本位在南沙島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在今(14)日下午2時發展為輕度颱風,路徑預測朝越南移動,對台灣無直接影響。從潛勢圖上可以看到,明天是一個熱帶性低氣壓,或者是颱風逐漸接近的過程;到了禮拜天、禮拜一這段時間,會通過巴士海峽;禮拜一之後,由於東北季風增強,它的路徑會開始往南掉。從這個路徑上來看,它一旦形成颱風,就有很高的機會發布颱風警報,即使沒有形成颱風 ,對天氣影響也是相
受到東北季風還有華南雲雨區移入的影響,今晨本島平地最低溫出現在新北富貴角只有17.5度,今天一整天,北台灣仍然是濕濕涼涼的天氣型態,提醒大家做好保暖。另外,氣象局預估,目前位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未來兩天會發展成20號颱風瑪瑙,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
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已經增強為今年第18號颱風「圓規」。氣象局預估最快明天發布圓規颱風海上警報,下週一將是最接近台灣的時刻,北部、東半部要嚴防劇烈降雨。今天凌晨兩點,圓規中心位置在北緯13.1度,東經131.9 度,以每小時31公里速度,向北北東進行。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20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28公尺,七級風暴風半徑120公里。國慶日下午起天氣就會逐漸轉變,北部、東部開始有雨。至於圓規
今天各地大多都是多雲到晴的天氣,午後雷陣雨也比較零星,不過今天還是比較悶熱,特別在桃園一帶上看36度,外出要記得做好防曬措施。另外南海和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擾動,可能會有接近台灣的機會,氣象局表示6、7日兩天會持續觀察是否會形成為颱風,國慶連假對台灣的影響程度才會比較明朗。
瑞典、加拿大和泰國近日相繼發生天災人禍事故。瑞典住宅大樓發生爆炸事故,警方不排除有人蓄意攻擊;加拿大有礦工受困,已陸續救出35人;泰國則遭熱帶性低氣壓「電母」肆虐,古都大城府浸泡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