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市區裡,其實還有一個不存在的國度,名為「對岸共和國」,尚未被任何國家承認。而這是一群藝術家,在1998年的愚人節開的一個玩笑,他們在當天宣布建國,有了自己的國旗、貨幣跟總統,還頒佈憲法,至今被翻成數十種語言,而遊客在這裡,也能找到繁體中文版本。
戒嚴時期,言論自由被黨國機器所控制,那個年代,報禁、書禁讓島內的思想文化被箝制,電視也長期只有老三台,為了突破這個狀況,解嚴前夕,一群人組成了"綠色小組",以拍攝錄影帶的方式,記錄80年代末期各類的社會運動,這段故事將於今晚十點,公視的「民主練習曲--解嚴三十」特別報導當中,完整呈現! ==綠色小組成員 王智章== 80年代 我們用最簡便的 攝影器材 然後去記錄當時的
第一屆倫敦設計雙年展,目前正在英國薩默塞特宮舉行,這次展覽的主題是「烏托邦」,來自37個國家的建築師和設計好手,用裝置藝術或創意概念,來詮釋「烏托邦」社會的完美境界。其中台灣館參展團隊,用美食搭配藝術,來詮釋台灣文化的演變,也廣獲好評。 第一屆倫敦設計雙年展當地時間7號在英國知名的薩默塞特宮舉行,應邀參展的37國當中,也包括台灣設計團隊。一道道美食陳列在森林般的場景中,呈現出一種概念菜單,團
提到監獄、好像很難跟夢想的烏托邦來做連結!不過,這樣的理想、卻有學生透過藝術創作而完成。全國25所大專院校的創意季畢業展,其中就有學生、把監獄變成不再是、冷冰冰的場所。 監獄最好不要當鄰居!這位從小在土城長大的周同學,把土城廢棄彈藥庫作為基地的藍圖,沒有鐵欄杆的監獄,用地形作為天然憑障,監獄,不一定是冷冰冰、陰森森,高聳的空中走道,也有著「犯罪率降到0」的烏托邦夢想。 土城監獄是周同學成長記憶
球狀的天文館還有造型獨特的音樂廳,都是過去東德人心中的藝術聖殿,外型有趣的公車候車亭,更是不少東德人小時候的共同記憶,還有這一大排希特勒蓋的海濱渡假中心,整排建築長達五公里,可以住進兩萬人,就像是另一種型態的集中營。藝術家二十年前鏡頭下的的東德建築,有種烏托邦式的理想。 出生東德萊比錫的藝術家麥克斯,是德國相當知名的影像工作者,作品時常在世界巡迴展出,被歸類是「萊比錫畫派」的一員,柏林圍牆倒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