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危機
-
裴洛西訪台/兩岸再升溫 學者:民眾早已習以為常
|兩岸裴洛西訪台引發旋風,回顧兩岸關係中的1954年九三炮戰、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以及1996年的台海導彈危機的回憶,這3場被視為台海危機的事件。學者分析,近年來,中國軍機擾台等的軍事動作頻頻,台灣民眾早已習以為常,但接下來中方的軍事威脅和台美中關係,必須持續關注。
-
美智庫區域衝突報告 台海危機列二級隱憂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發布2020全球區域衝突預防報告,其中,台海危機被列為第2級隱憂,發生衝突將會有重大影響,但機率偏低。而中國則是持續擴張海軍實力,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國可能在未來製造15艘航空母艦,但有專家認為數量偏高。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發布2020年全球區域衝突預防報告,列出30種美國潛在衝突的影響和可能性,其中台海危機被列為第2級隱憂。內容指出,中國正強化影響2020台灣大選
-
紀錄片"補鼎續火" 李登輝回憶台海危機
|兩岸前總統、李登輝,最新的,口述歷史紀錄片「補鼎續火」,將在今晚亮相。他在片中回憶、1996年台海危機時,中方高度施壓,但從沒怕過。同時也透露,當年捲入國民黨,權力鬥爭,用李煥,和郝柏村,先後出任「閣揆」的、政治盤算。 由前總統李登輝口述歷史的紀錄片"補鼎續火",將在24號的李登輝基金會募款餐會公布,李登輝在片中重現當年國民黨內的權力鬥爭,披露當年李煥出任行政院長,野心勃勃,
-
台海危機十週年 籲重視危機預防
|政治回到國際政治新聞。在1996年、中國曾經試射飛彈、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引發台海危機,到現在已經滿十週年,今天在一場國際研討會上,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表示,當時的危機後,美國更加重視、在亞太地區維持和平的角色,國內學者也提醒,隨著中國在全球地位的轉變,政府應該對兩岸政策有新思維和新作法。 1996年台灣即將舉辦首次總統民選,對岸的中國從前一年起就展開大規模而且頻繁的軍事演習,其中,
-
台海危機處理 戰略情蒐皆挑戰
|政治今年是台灣總統直選及台海飛彈危機十週年,學者認為,從1996年台海危機以來,中國的飛彈威脅仍然存在,因此如何蒐集情資,進行危機管理,然後做出正確判斷,將是未來政府面對的最大挑戰 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台灣如何自處,避免在零和遊戲及軍備競賽中喪失國家利益,一場台海危機驚爆十九天的研討會,以電影驚爆十三天中描述的1962年美蘇古巴飛彈危機,以及1996年台灣總統大選時的台海飛彈危機為例,試圖勾勒國
-
台海危機十週年 籲重視危機預防
|地方1996年中國試射飛彈,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引發台海危機,至今屆滿十週年,今天在一場國際研討會上,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表示,當時的危機後,美國更加重視在亞太地區維持和平的角色,國內學者則提醒,隨著中國在全球地位的轉變,政府應該對兩岸政策有新思維和新作法。 1996年台灣即將舉辦首次總統民選,對岸的中國從前一年起就展開大規模而且頻繁的軍事演習,其中,中國以台灣近海為目標區試射多枚飛彈,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