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
-
里約水族館展「六角恐龍」 盼提升保育意識並杜絕走私
|全球巴西里約水族館最近展出一種俗稱「六角恐龍」的蠑螈,牠的頭上長著六隻角,造型奇特可愛,吸引許多大小朋友前來觀賞。但六角恐龍目前極度瀕危,館方希望藉由展出提升民眾保育意識、杜絕走私。
-
美國發現新種「怪蜥類」化石 皮下具骨質裝甲在恐龍群中求生
|文教科技考古和古生物學家2005年在美國猶他州南部挖掘出土,體型比一般蜥蜴大很多的怪異蜥蜴化石,經過20年的分析後發現,它們是前所未見的新物種,目前暫時稱為「怪蜥類」。學者指出,怪蜥類與恐龍存活在相同的時代,為了生存,它們演化出一種被稱為皮內成骨的生理結構,用來對抗其他的掠食動物。
-
發現新草食小恐龍物種 「謎樣奔跑者」倫敦亮相
|文教科技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一個全新的小型草食恐龍物種,它生活在大約1億5000萬年前的侏儸紀晚期,牠的體型比當時主流的巨型恐龍要小很多。由於分類複雜,今(2025)年才被鑑定為全新物種,專家因此將它取名為「Enigmacursor」,意思是「謎樣的奔跑者」。
-
-
英國發現最大規模恐龍足跡 5條路徑最長逾150公尺
|全球英格蘭南部的牛津郡一處採石場,在施工過程發現大批恐龍足跡。牛津大學和伯明罕大學的研究團隊號稱,是英國目前為止最大的恐龍足跡路徑,總共5條,最長的超過150公尺,大約有200個恐龍腳印,估計是1億6600萬年前,屬於中期侏儸紀,因此也被稱為「侏儸紀高速公路」。
-
英國史上最大規模恐龍足跡遺址出土 可追溯至1.66億年前侏羅紀時代
|全球英國一處位於南英格蘭的採石場,近期發現該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恐龍足跡遺址,共有約200個1.66億年前的恐龍足跡出土,且形成5條大規模的移動路徑,其中最長的一條長達150公尺。研究人員指出,這些足跡可能是分別由身長約18公尺的草食性恐龍「鯨龍」,和9公尺的肉食性恐龍「斑龍」所留下,兩種恐龍的足跡還出現交叉點。
-
香港首度出土恐龍化石 推估屬白堊紀時期
|文教科技香港近日確認發現恐龍化石,初步判斷年份,是距今約1億4500萬年前、到6600萬年前的大型年長恐龍,是白堊紀時期的化石,也是香港第1次發現恐龍化石。
-
西班牙高鐵施工挖出恐龍化石 研究推測為白堊紀新物種
|全球西班牙古生物學家最近證實,多年前在昆卡市附近出土的化石是1種新恐龍物種, 推測是大約生活在7500萬年前白堊紀的巨型蜥腳類恐龍,它的體型高大,身長近15公尺、體重超過10噸,是一種草食性恐龍。
-
史上最完整劍龍化石拍賣 14.5億天價成交創新高
|全球距今1.61億年、史上保存最完整的劍龍化石17日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最終以約台幣14.5億元的價格拍出,打破2020年霸王龍化石拍賣紀錄,成為史上最高價的恐龍化石。然而珍貴的恐龍化石落入私人收藏是否會影響科學研究,也成為各界關注的話題。
-
完整劍龍化石14.5億台幣拍出 創恐龍化石拍賣新高
|文教科技罕見的完整劍龍化石「Apex」,17日被以4460萬美元(約新台幣14.5億元)的天價拍出,打破2020年霸王龍化石Stan 3180萬美元(約新台幣10.4億元)的紀錄。但此舉也引發學界批評,認為由私人持有這具化石會阻礙科學研究、妨礙大眾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