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裡

  • 年輕人深耕苑裡 「掀海風」連結在地情感

    |

    在苗栗縣苑裡鎮有一群年輕人,因為幫助在地居民反對風車設置工程不當施工,進而發現偏鄉小鎮長期資源不足的情況,所以他們決定成立「苑裡掀海風」團隊,留在苑裡深耕打拚。   苑裡掀海風創辦人林秀芃說:「如果一般的台灣鄉鎮不想要不當的開發,那這個地方想要的是什麼,這個地方到底有什麼價值跟特色,這個是苑裡掀海風當時一個很重要的成立的契機。」 苑裡掀海風開始調查地方職人的故事,了解苑裡產業的興衰,他們希望

  • 百年苑裡市場燒成廢墟 苗縣府列暫定古蹟

    |

    苗栗縣苑裡公有零售市場9月中旬發生火警,幾乎燒成廢墟,只留下部分牆面。不過它建於一百多年前,可能具有文資價值,苗栗縣文化資產科目前將它列暫定古蹟,之後將進行調查研究。有民眾擔心環境衛生還有攤商生意,希望不管要保留,還是拆除,縣府都要加快速度。 大型機具在已經燒毀的苑裡公有零售市場進行清理,不過他們都小心翼翼,要注意不能破壞旁邊還沒有傾倒的牆面,雖然有些已經被大火燻黑、甚至紅磚都已經裸露,但因為可能

  • 苑裡反風車落幕 青年留下為故鄉找出路

    |

    三年前苗栗苑裡反風車的社會運動,有一群苑裡在地年輕人回到故鄉,在社會運動結束之後,留下來做友善農作,努力學習快要失傳的大甲草技術。 頂著夏日超過35度的豔陽,這群苑裡青年,幫忙農民在火龍果田裡除草、套袋。 這個不用農藥的火龍果田,比起慣行農法,需要更多的人力照顧,在台北念書的蔡佳昇,決定成為苑裡的「青年幫農」,協助照顧農田。 ==青年幫農 蔡佳昇== 學期18週 我大概有10週

  • 苑裡反風車落幕 青年選擇返鄉落腳

    |社福人權

    三年前苗栗苑裡反風車的社會運動,有一群苑裡在地年輕人回到故鄉,社會運動結束,這群青年並沒離開,留下來種田,也把快要失傳的大甲草技術,學起來。 頂著夏日超過35度的豔陽,這群苑裡青年,幫忙農民在火龍果田裡除草、套袋。 這個根很深 一定要拔掉 這個很香的土 那就可以變成是這個 火龍果它可以吸收的養分 這個不用農藥的火龍果田,比起慣行農法,需要更多的人力照顧,在台北念書的蔡佳昇,

  • 苑裡反風車落幕 青年留下為故鄉找出路

    |

    2014年苑裡反風車的社會運動,有一群苑裡在地及非在地的年輕人回到家鄉,當社會運動落幕後,這群青年沒有離開,而是留下來,為故鄉找出路。三年來,他們嘗試友善農作,努力學習並保留逐漸失傳的藺草技術。希望能在自己的故鄉,找到更多讓年青人落腳的理由。 頂著夏日超過35度的豔陽,這群苑裡青年,幫忙農民在火龍果田裡除草、套袋。 這個不用農藥的火龍果田,比起慣行農法,需要更多的人力照顧,在台北念書的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