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日前已通過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增購「雄昇攻陸巡弋飛彈」系統,擴展瞄準共軍主力機場,近來中國東南沿岸幾個軍用機場,被發現增建防空陣地,傳出部署的防空系統具有反巡弋飛彈功能,可能針對我國的雄昇飛彈或是萬劍彈。
美國在拜登政府上任後,持續調整川普任內的內政外交政策,軍事與安保也不例外。不過在軍方堅持下,2022年度的核武現代化,仍被列為優先項目。例如由長程轟炸機發射、可攜帶核武的長程巡弋飛彈,新年度所需預算,仍舊全數編列。
包括台灣在內,好幾十個國家都在使用的C-130系列運輸機,未來兩年之內,很可能被美軍改裝,成為足以發射大量長程巡弋飛彈的平台,一次最多可以發射12枚飛彈。如果是更大型的C-17運輸機,每次最多有18枚長程巡弋飛彈的火力。預計兩年內讓這個構想達到實戰用途。
美國圍堵中國情勢愈趨明顯,除了經濟制裁與科技封鎖外,也逐步放寬對西太平洋盟國的飛彈發展限制,以強化盟友在此地區的攻擊與威懾能力。而日前台灣通過「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編列2400億台幣生產與採購8項重要武器系統,其實是美國圍堵戰略下的一環,不單純是兩岸關係緊張而已。
行政院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申請加入CPTPP,共軍23日派出高達19架次軍機擾台,除了進入西南空域,還闖入我東南空域,對此空軍坦言情勢變複雜。為了反制中國的文武恐嚇,國防部採購國造武器,其中原本屬於機敏的雄昇飛彈系統,這回搬上檯面,外界解讀可能是雄二E巡弋飛彈,射程超過1000公里,主要用途就是反制共軍的「源頭打擊」。
中科院在今天上午11點左右,試射1枚飛彈,而這次的試射行動,是中科院排定從今天開始到9月7日,要在屏東九鵬基地測試最大彈道高度無限高、南北距離達3百公里的飛彈,至於飛彈種類按照往例不做評論。從畫面中可以看到,飛彈在九鵬基地,以45度角向東方海域發射,飛彈直竄天際,在11秒之後消失在雲層當中。而根據公告管制範圍,東至蘭嶼綠島東方海域,北邊是到宜蘭東方海域,南北距離長達3百公里,最大彈道高度無限高。至
國軍發布四年期的國防總檢討報告,將遠程打擊納入重點建軍項目。而中科院也首度曝光,在現階段有一種可以量產的陸基彈種,還有3項科研案進行。 為了反制共軍威脅,國軍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將遠程打擊納入重點建軍項目。國防部長邱國正強調,這些武器要具備遠距、精準、機動,不論是軍購或自製,都會朝這方向努力。立委追問中科院,國產的遠程飛彈目前進度到哪了? 中科院副院長冷金緒提出,「現在遠程打擊的戰力,目前彈種有
中科院3月間將進行6波的火砲射擊,專家研判應該是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更有可能是要測試新型特種飛彈系統。不過密集的火砲射擊似乎也吸引中國情報船,中國東方紅3號海調船1號就現蹤蘭嶼外海,這也是中國情報船今年首次現蹤。另外共機近期頻繁擾台,上午又有一架侵擾我ADIZ西南角。 中國軍機近期頻繁擾台,已經連續4天進入我空域,3日上午更被軍事迷記錄到,一架中共運-8型機以「擦邊球」的方式穿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