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

  • 冷戰時期阻原子彈威脅 丹麥逾50年碉堡今改建博物館

    |文教科技

    丹麥日德蘭半島北部,有一座碉堡藏身在森林。這個隱藏50多年的祕密基地,大約可容納350人,裡頭包括餐廳、臥室,到醫院、手術房全部都有。碉堡現在改建成博物館,但每年只提供6萬張門票,勢必相當搶手。

  • 加拿大地下碉堡現為博物館 因核戰風險升高詢問度增

    |全球

    烏俄戰爭爆發後,核武戰爭風險升高,位於加拿大首都渥太華郊區,一處在1960年左右興建,準備在核戰發生時用來安置政府部門的地下碉堡,也再度引起重視。這處碉堡多年前已改為冷戰博物館,但近來民眾詢問可否用來避難的電話不斷,前來參觀的遊客也明顯增加。

  • 百年圖波列夫設計局 轟炸機成俄歷次戰爭要角

    |全球

    從中東的敘利亞內戰,到進行中的俄烏戰爭,新聞畫面中經常出現俄軍的大型轟炸機,由空中發射飛彈空襲烏克蘭。從老舊的螺旋槳動力Tu-95,到超音速的Tu-22M和Tu-160都系出同門,來自成立至今屆滿100年的圖波列夫設計局。

  • 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91歲過身 各國領袖致哀

    |

    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巴契夫,因為久年病,8/30佇病院過身,食到91歲。露西亞總統蒲亭表達哀悼,另外,美國、英國、歐洲、日本等國家的元首,攏呵咾戈巴契夫的政治成就。捌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戈巴契夫,是結束美國蘇聯冷戰的關鍵人物,也有幫助兩个德國統一、蘇聯解體;毋過對前蘇聯的人民來講,伊改革失敗,是造成國家四散的罪人。

  • 戈巴契夫病逝享壽91歲 生前受國際推崇卻遭蘇聯人民批判

    |全球

    蘇聯時期最後一任領導人戈巴契夫傳出因久病不癒,30日在莫斯科的醫院病逝享壽91歲。在世人眼中,他是結束美蘇對峙、終結冷戰的關鍵人物,同時也促成兩德統一、蘇聯解體、打開東歐鐵幕;對前蘇聯人民而言他卻是敗壞經濟、造成國家瓦解的罪人。 

  • APEC演說 習:亞太地區不能也不該回到冷戰時期對立狀態

    |全球

    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今(11)日舉行,受到疫情影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預錄影片發表演說,強調亞太地區不能也不該回到冷戰時期的對立狀態。針對國台辦表示,我方派員參加APEC必須符合「一個中國」原則,外交部強烈抗議,強調1991年加入以來,一直以正式會員身分獨立參與,根本沒有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

  • 新機場啟用 柏林冷戰時期機場功成身退

    |地方

    德國柏林的新機場——柏林布蘭登堡機場,在10月底啟用之後,原本在冷戰時期興建的舊機場「泰格爾機場」也在8日正式走入歷史。不少民眾前來目送機場最後一架航班起飛。 機場內,顯示班機的儀表板上,孤零零的只有一列號碼,這是德國泰格爾機場關閉前的最後一架航班。不少民眾都來目送航班起飛,向機場告別。 德國民眾朱爾根說:「很多航班都飛向世界各地,我們經歷了這一切,這真是令人難過的告別。」 代號TXL的德國柏林

  • 冷戰終結關鍵 柏林圍牆倒塌將滿30週年

    |地方

    這個月9號,是柏林圍牆倒塌屆滿30周年的日子。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是冷戰終結的關鍵,也為後來新一波的對峙埋下伏筆。不過對一些見證過大時代的小人物來說,人生無法重來,不堪回首的過去,也不能讓它再回來。 頭髮已經灰白的前東柏林居民瑞區特,走在斑駁的牆壁之間,時而抬頭仰望,時而低頭沉思。這個地方叫做波茨坦,就是二次大戰末期、同盟國發表波茨坦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地方。冷戰時代,東德共黨祕密警察在這裡設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