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開始,環保署規定連鎖超商和速食店,要愛有循環杯借用的服務,店家的循環杯數量愛達到5%,也愛達成15%的年度減量,若無達成目標,閣沒改善,會當逐工處罰。早起環保署公布「借杯子良好服務標頭」,包括7-11、肯德基、麥當勞與摩斯,攏有提著標誌囉。
臺北市對今仔日12/1開始,所有的飲料店,攏袂使用一改就抨的塑膠杯仔。臺北市環保局早起也去店頭稽查,大部分的店家,攏已經準備好勢,毋過猶是有兩間無符合規定,若無佇時間內改善,上懸會罰到六千箍。
台北市環保局擴大減塑,進一步推動禁用一次性塑膠飲料杯,新政策今(1)日上路,北市環保局上午前往稽查,多數店家都已完成備貨、配合政策,不過首日稽查150家,有2家不符合規定,若沒有限期改善,將被處罰1200至6000元。
環保署推動7月1日起,四大連鎖業者對於消費者自備飲料杯,要提供5元以上價差。環保團體肯定新政策上路,但認為國內減塑政策強度還不夠,認為應該有更具體的減塑時程表,另外要推動循環容器使用,容器業者認為目前政策不夠友善。
國內年用40億個一次性飲料杯,為了減少使用量,環保署要求連鎖速食店、飲料店、超商及超市,要提供自備飲料杯的消費者5元價差,政策今(1)日上路,上午新北市環保局來到板橋車站美食街,多數業者都有明顯標示5元價差,不過仍有業者未配合,遭到開罰1200元。
根據環保署統計,2020年臺灣攏總使用40億个用一改就抨的飲料杯仔。對7月初1開始,政府規定連鎖飲料店、便利店、超市佮速食店四大通路,愛予家己紮杯仔的民眾上無俗5箍。
台中有民眾投訴麥當勞外送員,送餐到府時打翻飲料,卻把袋子內的飲料再倒回飲料杯佯裝沒事,沒想到被社區監控畫面拍下。業者證實,會聯繫顧客表達歉意,也會進行內部調查懲戒。台中食安處則前往稽查,要求業者限期改善。
依照規定,民眾如果是在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期間,不能擅自出門。基隆有一名男子被列為居隔及檢疫對象,前天因為口渴,自行外出騎車買飲料,結果還沒買到飲料就碰上員警,至少得面臨20萬元到100萬元的罰鍰。
衛福部持續針對國人牙齒健康狀況追蹤調查,其中6歲到18歲兒童及青少年,口腔健康受手搖杯飲料影響不小,統計顯示,若每天喝3杯以上手搖杯飲料,恆齒齲齒會是不喝者的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