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最近發生一起跟跨性別有關的爭議事件。有一名因為性侵害2名婦女而遭到判刑的嫌犯,在犯案的時候是男人,卻在受審期間改變性別認同,但是並沒有接受變性手術;當局接受他的說法,打算把他送進女子監獄,結果被輿論罵翻,最後蘇格蘭政府被迫大轉彎。
位於南美洲的秘魯女性長期受性別暴力威脅,女權運動者也在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到訪時,特別對她喊話,希望獲得支持幫助。而世界經濟論壇日前發布全球性別差距指數,日本在146個國家當中排名第116位,是先進國家的末段班,主因是參政比例與經濟表現較差。
國際游泳總會(FINA)20日實施新的性別規範,限制在青春期性徵分期第2階段或12歲後進行過跨性別手術的選手,不得參與女性的國際游泳競賽項目。對於跨性別女性選手的規範,一直以來都是運動領域的棘手議題,因多數運動組織無法在公平、安全以及包容三者間做出適切選擇。對於多數運動員而言,要在公共場合談論此事也非常敏感,因此面對跨性別議題最好「保持緘默」。
全球首富馬斯克最近話題不斷,他的一名兒子變性為女兒身之後,向法院請求改從母姓,目的是和馬斯克斷絕關係。在此同時,馬斯克也遭特斯拉前員工提告非法解雇,馬斯克日前表示,特斯拉將裁員10%,但只提前一週告知,引發員工反彈。
長庚大學一名跨性別學生,106年向校方爭取入住女生宿舍,卻遭學校多位人員以性別歧視言語羞辱。監察院16日通過監委葉大華、紀惠容的調查報告,指出長庚大學沒有妥適考量學生性別認同住宿需求,師長輔導欠缺性別意識,促請教育部重啟性平調查。
現行法令規定,跨性別者必須經過性別重置手術,才符合更換身分證性別的資格。有幾個歐美國家,已經通過跨性別者免術換證。但台灣政府和民眾卻會擔心,若跨性別女性沒有摘除性器官,自由進出女性專屬空間,可能造成性犯罪。這樣的擔憂是否合理?性別重置手術是唯一解方嗎?
台灣現行法令規定,跨性別者必須經過性別重置手術,才符合更換身分證性別的資格,因為政府和不少民眾擔心,若跨性別女性沒有摘除性器官,自由進出女性專屬空間,可能造成性犯罪。但有專家和法界人士質疑,跨性別又不是病,為何要強迫他們動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