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
-
希臘欲從大英博物館取回神廟石雕 協商再次破局
|全球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這幾年面臨返還文物的壓力,埃及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鎮館之寶羅塞達石碑,希臘則想取回帕德嫩神殿的石雕。不過,最近一次的協商仍以破局收場。
-
希臘地鐵站陳列古文物 歷史與現代化建設並存
|全球希臘新完工的地鐵路線,車站內的地面下,陳列了西元前4世紀的希臘古文物,包括了馬賽克地板與當時的陶器,就像一座迷你的博物館,也讓城市的現代化發展與過往歷史緊密扣合。
-
義大利龐貝古城壁畫修復 機器人來助陣
|全球為了修復龐貝古城,義大利的科研團隊跟來自世界各地大學的研究員,合作開發出一台修復古文物的機器人,並且對機器人進行訓練跟測試,準備未來能藉此修復龐貝城內,兩處被掩埋的千年壁畫。
-
文明古國長期戰亂 珍貴文物偷盜歪風盛行
|全球阿富汗局勢動盪,珍貴文化古蹟再次面臨到毀壞或偷盜的危機。其實這類文物在國際黑市非常搶手,包括伊拉克、敘利亞、埃及等古文明發源地,都因為長期戰亂貧窮,古物偷盜歪風盛行,有心人把贓物透過合法拍賣市場洗白,還可能成為恐怖份子的金庫。
-
回鶻式蒙古文 2025年全面恢復使用
|內、外蒙古雖然擁有同樣的語言,但因為政治因素,兩邊使用的書寫文字,截然不同。蒙古政府決定從2025年開始全面恢復由成吉思汗下令創制的「回鶻(音同胡)」式蒙古文。 台上老師透過板書,介紹直式書寫和特殊的收筆型,台下學生舉筆練習。傳統蒙古文,又被稱為回鶻式蒙古文,有八百多年歷史,由成吉思汗下令創製。而現在國內又颳起一股學古字的風潮。 蒙古國立大學蒙古學系主任Dalai指出:「如果以西里爾蒙古文作為主要
-
中國令內蒙改漢語教學 家長學生反彈示威
|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雄雄下令國中小學的文學、政治、歷史課程,全面從蒙古文改為中文漢語教學,引起了學生與家長的強烈反彈與抵制。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外交部大門前,8月31日聚集了十幾位示威者,舉著直式書寫的傳統蒙文抗議標語,表達對內蒙古族人反對中文漢語教學的支持。抗議標語寫著的有「反對中國的壓迫政策、不要放棄我們的領土、我們支持內蒙兄弟保護自己的文化。」 蒙古老師圖辛嘉格爾說:「我對我們的兄弟感
-
福天宮計畫展覽古文物 望信眾看見廟宇發展史
|有百年歷史的雲林西螺福天宮,步輦回嘉義朴子謁祖活動,根據廟方紀錄,大正15年就開始進行,當時所使用的媽祖鑾轎、路關牌、報馬旗,以及媽祖所穿的神衣,這馬攏有保留佇廟內,變成珍貴的文化資產,廟方表示,會共這寡文物整理展出,予信眾了解早期福天宮的歷史。 主委詳細紹介,已經超過百年歷史的雲林西螺福天宮,轉去嘉義朴子祖廟謁祖進香,這个刈火活動自日本時代大正15年就開始,彼時陣也留下真濟珍貴的文物。 往過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