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越南導演何黎豔(HÀ LỆ Diễm)拍攝的紀錄片《迷霧中的孩子》,入選為本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視野競賽,此片描述北越苗(赫蒙)族的「搶婚」文化,主角琪的姊姊未成年就為人妻母,琪告誡自己別步上後塵,但除夕那夜,父母返家卻發現琪不見蹤影。導演長期蹲點拍攝的攝影機既親密又高度自持,呈現社會現實與紀錄片倫理的複雜度,見證並陪伴女孩們成長與自覺的過程。
知名的人類學家胡台麗8日傳出辭世,享壽72歲,她拍攝出「讓靈魂回家」等的民族紀錄片,讓不同族群的聲音和觀點多元對話,還獲得金馬獎紀錄片首獎等的殊榮。對於她的辭世,文化部也表達哀悼,認為對台灣是一大損失。
金鐘導演劉嵩推出最新力作《南國啟示錄》,鄰近台灣的東南亞有哪些歷史文化、宗教,在現代化推進中,如何珍惜傳統文化,用新視角來探索東南亞的多樣風情,該系列紀錄片從明(3)日開始每週二在公視播出,讓觀眾跟著鏡頭一同深入了解,揭開東南亞的神秘面紗。
長榮航空跟新北市政府合作,將在機上娛樂系統推出「新北天際影展」,播放新北市紀錄片獎的優選影片。上午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記者會,針對台北市決定民眾要快篩陽性,才能做公費PCR篩檢,他認為會等到民眾方便購買到快篩試劑的時候,再來實施。
目前台灣外籍移工人數大約有66萬多人,但有女性移工被雇主告知不能懷孕,擔心被解僱,所以逃跑。非營利組織關愛之家,近13年服務超過700位移工的小孩,創辦人楊婕妤幫助移工的故事,也拍成紀錄片分享給更多人。
13日烏克蘭警方在社群媒體發布訊息指,一名《紐約時報》記者布蘭特雷諾在伊爾平鎮遭俄軍殺害,事後紐時回應雷諾非現職記者,而據搭檔的倖存記者指證,俄軍朝他們的座車開槍。《時代雜誌》發聲明哀悼,強調記者能否在烏克蘭戰區平安報導至關重要。
影片記錄1964年白河大地動發生了後的情況,有彼當陣救災的情形,嘛有後來逐家整理家園的畫面,遮的珍貴影像資料是90外歲的紀錄片導演賴澄茂所翕的紀錄片,按算欲佇2022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來放送。紀錄片導演賴澄茂講,「就是欲記錄這段歷史,予後代的人知,嘉義捌發生過這重大的災難,影像嘛留起來,予以後的人去思考。」除了在地的歷史影像,這改的國際藝術紀錄影展,計共有53齣國內外的紀錄片,其中14齣是頭擺公
疫情危害全球兩年多,造成的另一種後遺症就是愛情詐騙案暴增.因為封城期間孤單寂寞,民眾上網想找靈魂伴侶,卻歹徒利用騙錢。光是去年,美國相關案件的詐騙金額,達到空前的5.4億美元,比前1年暴增近8成,現在陸續有受害者挺身而出,分別出書或在紀錄片中現身說法,揭發詐欺手段,希望減少無辜受害者。
文學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以電影規格來記錄台灣文學家們的創作身影,至今已經推出了13部紀錄片。而今年要推出第3系列,將會以5部影片,來描繪7位作家,在人生中持續創作的文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