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
-
台灣資源回收技術佳 民團籲放眼國際市場
|環境今(2025)年8月中旬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全球塑膠公約》談判宣告失敗,不過國內推動循環經濟的腳步仍持續進行中。循環台灣基金會認為,目前在全球供應鏈力求轉型的氛圍下,台灣的資源回收業有好的技術,應該放眼國際市場。
-
環團籲強化管理廢光電板 環境部允進行總體檢
|生活今(2025)年7月初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全台有超過13萬片光電板受損,事後回收清除作業更衍生出許多爭議,民間團體不僅認為當前回收費率過低,而且破損及破碎的「暫存光電板」還可能造成污染,呼籲政府應立即檢討並拿出配套。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也承諾,會進行總體檢。
-
擅撿回收物送拾荒婦 清潔隊員遭貪污罪起訴
|社會台北市環保局清潔隊一名黃姓隊員,去(2024)年7月涉嫌把隨車清運的回收物電鍋擅自帶回家,測試功能正常後,轉送給一名拾荒婦人使用。雖然電鍋回收估價大概32元,但由於檢方認定黃男涉嫌《貪污治罪條例》及侵占非公用私有財罪,依法起訴。黃男今(9)日出庭坦承犯行。清潔隊表示,黃男違反職工工作規則,已記過處分。
-
罐裝寶寶米餅疑有昆蟲屍體 北市衛生局籲主動停賣及回收
|生活台北市衛生局接獲民眾投訴,在一款罐裝寶寶米餅商品內,發現疑似有昆蟲異物,業者回應商品都有送驗,也從未接獲類似案件,除已向消費者致歉退款,經查同批號商品未有異常。
-
日本估2030年起迎光電板報廢潮 「回收費用誰出」仍無解
|全球日本自2030年起將迎來太陽能光電板報廢潮,預估會在2040年前半年達到年廢棄量50萬噸的高峰。不過日本政府至今仍無法決定由誰負擔光電板回收費用。日媒報導,外界擔憂將出現處理場壅塞、或大量光電板非法棄置等問題。
-
舊燈具汰換率估今年達94% 環境部擴大回收通路
|生活電燈泡等傳統照明,自公告回收10多年來已回收超過9萬噸,預計到今(2025)年應該可以達到94%。環境部今年擴大與連鎖販賣業及照明品牌業者販售通路合作,超過600家門市配合回收,希望每年能以1%至2%的成長率,將比較耗能高碳排、壽命較短的燈具汰換掉。
-
太田胃散日文成分標示有誤 食藥署下令回收41萬罐
|生活腸胃散是許多家庭常備藥品,不過食藥署昨(26)日公告,日本知名品牌「太田胃散」因外盒的日文成分標示有錯誤,違反《藥事法》,要求業者必須下架回收,約有37批、共計41萬罐產品受影響。
-
光電板回收潮,台灣準備好了嗎?【我們的島】
|環境丹娜絲颱風的強風來襲,吹掀不少太陽能光電板,產生大量光電板廢棄物,也加快了台灣光電板回收潮的出現時程,這些光電廢棄物可以回收嗎?怎麼做呢?我們現有的回收量和技術能有辦法解決嗎?
-
颱風吹出廢光電板處理問題 彭啟明認有管理漏洞將檢討
|生活這次丹娜絲颱風吹出廢光電板處理的問題,環境部指出,目前只剩一家業者不好好處理,已經累積被罰900萬元。部長彭啓明坦言,要誠實面對目前的管理漏洞,包括業者遭遇風災要如何及時處理等4大問題,將透過總體檢來補漏洞。光電產業則指出,原本預計廢光電板2030年之後才會大量排出且有相應處理量能,但這次颱風打亂了步調。
-
印度咖啡廳推「垃圾換餐點」 營業6年已回收23噸廢塑膠
|全球印度一間主打環保的「垃圾咖啡廳」,顧客只要攜帶0.5公斤以上的塑膠垃圾,就可以免費兌換咖哩餃等餐點。根據統計,這家咖啡廳自2019年營業至今,累積已收集約23噸塑膠垃圾,目前每天平均可為20多人提供餐點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