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
-
《歌劇魅影》結束百老匯35年演出 非英語版接棒巡演
|全球美國紐約百老匯最長壽的音樂劇《歌劇魅影》,歷經將近1萬4000場的演出,終究不敵這幾年疫情虧損,16日結束了長達35年的演出。不過,非英語版《歌劇魅影》跟其他知名音樂劇,即將在全球巡演。
-
南韓傳統市場展活力 荒廢劇院變身懷舊星巴克
|全球京東市場是位在南韓首爾東大門區最大傳統市場之一,裡面荒廢的老劇院近日被改造成具有懷舊風情的星巴克,吸引各個年齡段的顧客來訪,為這個歷史悠久的市場和附近的商圈,注入了新活力。
-
百老匯最長壽音樂劇不敵疫情重創 35年《歌劇魅影》明年2月謝幕
|全球百老匯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即將屆滿35週年,這齣人氣音樂劇得獎無數,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全球有上億劇迷欣賞過。不過最長壽的劇碼不敵疫情海嘯,明(2023)年2月將在紐約進行最後演出。
-
史上首次手語、聲樂同台演出 演繹貝多芬歌劇作品
|全球委內瑞拉指揮家古斯塔夫杜達美,領導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勇於突破挑戰,率先與聾人西部劇院合作,共同演繹樂聖貝多芬的歌劇作品「費黛里歐」。這是史上第一次以手語來演出歌劇,消息一出震撼了古典樂壇。
-
國際頂級芭蕾舞星齊聚那不勒斯 為宣揚和平理念而舞
|全球義大利的聖卡洛劇院聚集了26位國際頂級芭蕾舞星,舉辦一場慈善義演宣揚和平理念,並為紅十字會募款。首席舞者奧嘉史米爾諾娃也共襄盛舉,她日前就曾公開譴責俄軍行動,並主動退出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另外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舞星則是攜手以雙人舞,展現大同世界的美好遠景。
-
南韓打造無障礙劇院 聽障者藉可穿戴裝置感受音樂律動
|文教科技為了讓聽障朋友能夠欣賞表演,劇院會使用情境字幕,以及手語翻譯員,去輔助聽障者理解內容。而現在,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發明了一種可穿戴裝置,把音樂的音調,轉換成振動頻率,讓聽障者能夠感受到音樂的律動,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
-
法國文化界年度盛事 喜劇作家莫里哀400歲冥誕週年紀念
|全球今年是法國喜劇作家莫里哀,四百歲冥誕的週年紀念。莫里哀一生留下近30部作品,對法國的文學、戲劇、舞蹈,乃至於民族性都有極深刻的影響,地位如同法文界的「莎士比亞」。從巴黎的法蘭西喜劇院,到西南的小鎮佩澤納,年頭到年尾都將有各式各樣,紀念這位法國大文豪的活動舉行。
-
推廣2024奧運 法國表演藝術家艾菲爾鐵塔走高空鋼索
|全球法國的表演藝術家內森保林,周末將表演的舞台搬到了艾菲爾鐵塔。他挑戰從艾菲爾鐵塔走鋼索到600公尺遠的夏樂劇院,中途還多次增加了高難度動作,讓觀眾看了都替他捏一把冷汗。主辦單位希望藉此宣傳下一屆的奧運及歐洲文化遺產日,讓更多人把目光轉向巴黎。
-
俄芭蕾舞團4確診 今晚台北首演取消
|社福人權莫斯科古典芭蕾舞團原本預計今晚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七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的病例中,就有4人是芭蕾舞團員。指揮中心宣布,目前二採陰性的團員必須進行第三次採檢,指揮官陳時中強調,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只要有人確診就取消演出。主辦單位則宣布停止今晚台北首演。 細雨中,台北國家戲劇院外顯得冷冷清清,原本晚上要演出的莫斯科古典芭蕾舞團,團員有4人確診新冠肺炎。疫情指揮中心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