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

  • 客語發音錯挨罰寫 家長投訴課業過重

    |地方

    教育部推行本土語言教學,不過,桃園市有議員接到家長投訴,孩子在國小上客語課,因為念課文發音錯誤,被客語老師罰寫20遍,導致學生忙完課業後,罰寫到晚上近11時。教育局證實,有3個學生罰寫到半夜,校方則回應抄寫是不恰當的教學行為,已經安排其他老師授課。

  • 本土語列必修本學年上路 高中要找齊師資壓力大

    |文教科技

    本土語列高中、國中及國小必修,這學年正式上路,以國立師大附中為例,高一共開設15種語種,除了校內一位現職老師兼課,其他全為教學支援人員,部分特殊的原住族語找不到合格師資,採取「直播共學」。

  • 本土語必修師資不足 靠教支人員與直播共學因應

    |文教科技

    本土語必修正式在高中、國中、國小上路,儘管今(2022)年寒假,教育部培訓5000名現職師考本土語認證,但以閩南語為例,包括台東、花蓮和嘉義等6縣市,沒有高中現職老師取得資格,得依靠教學支援人員,還有不少學校因未聘到合格師資,採取直播共學。教育部強調,器材和協同教師已經到位。

  • 嘉義宮廟調查客庄祭祀文化 招劇團搬地方故事

    |

    欲到300年歷史的嘉義中埔四十九庄保安宮,對舊年開始進行在地客庄的祭典文化的調查,31暗時也特別邀請兒童劇團佮在地的藝術團隊,做伙來搬調查出來的地方故事。

  • 金曲歌手寫母語抗疫歌 醫護.警消合唱擋疫情

    |

    新竹縣政府為著鼓舞人心,邀請客語歌手合作寫一首對抗疫情的歌曲,嘛邀請前線的防疫人員做伙合唱。 新竹縣政府參金曲客語創作者 邱廉欽合作的防疫影片,特別邀請醫護、警察、消防等等人員做伙合唱,希望用溫暖的歌聲 來撫慰人心,嘛感謝辛苦的第一線防疫人員。   醫師賴文紹:「盡心力替防疫人員加油,歌詞內底有講著,這是一片有福氣的土地,猶毋過受著新冠肺炎的摧殘,逐家只要一條心來抗疫情,其實一定回歸正常生活。

  • 台大「灣流音樂祭」 首創本土語言音樂活動

    |

    台大學生會文化部與台大台語文社,這個週六將在校內,舉辦全台第一個本土語言音樂活動「灣流音樂祭」,大學生們自己找經費、請來林生祥、百合花等關注本土語的音樂人,想讓更多人認識逐漸瀕危的本土語。 台大博雅教學館一樓,不少學生自習、討論作業,一旁牆面上,十多幅海報寫道戒嚴時期國語政策、本土語言現況與未來的保存,許多學生坦言沒發現展覽,而且小學畢業後,沒再學本土語,更別提開口說。 台大歷史系學生說,「(台語

  • 對家己的食食桌出發 文字寫出曠闊的風景

    |

    作家陳淑華,伊對2009年開始,出版誠濟本有關食物的冊,逐本伊攏用足長的時間去訪問,加上文獻資料對照,予平凡的食物記錄,看見臺灣豐富的食食歷史。 從島嶼的餐桌,了解台灣家庭的飲食文化,擱來回去故鄉彰化,無意中從食物了解彰化的文學發展,陳淑華發覺到食物不只是食物,是可以連結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媒介  ==作家 陳淑華== 有時候我會覺得客家菜裡面 說台語閩南餐桌也是有 到底要怎麼對應 應該是不錯的路可

  • 全國首例 苗栗縣議會提供客語同步翻譯

    |兩岸

    苗栗是客家大縣,縣議會也成為全國第一個提供客語同步翻譯的議會,質詢時議員或官員用客語回答,其他聽不懂客語的議員或官員,也可以同步理解。 議會開議了!議員用客家話質詢,議員或縣府官員,可以同步用翻譯機了解內容。苗栗縣政府客家事務科長湯惠琴表示,「它可以方便說不懂客家話的人,可以透過翻譯的話,可以聽懂客家話。」 此外客委會也派出口譯員進駐議場,透過即時翻譯,讓非客家籍的縣議員和縣府官員們,可以輕易的了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