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迴轉壽司連鎖店壽司郎,週四被日本消費者廳警告,必須停止所謂的誘餌廣告。原因是壽司郎去年9月到10月,大力宣傳「海膽壽司」,結果因為備料不足,一下子就斷貨,全日本多達500間分店根本吃不到。但是壽司郎還是繼續打廣告,引起消費者不滿。遭到警告後,壽司郎回應,因為銷售預測有誤,才會導致材料短缺。
3年前恆春半島海域,曾記錄到上萬隻扁仙壺海膽集體移動,罕見又壯觀的畫面,最近又有潛水愛好者拍到同樣的奇景,認為是因疫情關係,少了水上活動干擾有關,不過,學者認為影響不大。
澳洲沿海地區、最近幾年出現爆量的海膽,導致海洋生態失去平衡,科學家提出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把這些海膽吃掉。鮮紅海膽看來可愛,但要是牠們數量太多、吃掉太多海藻,可是會出問題。澳洲迪肯大學卡內爾說:「海藻是海洋的森林,所以如果失去那些樹木、失去大型褐藻,你會失去其他生物多樣性,也會失去魚種。」澳洲沿海地區,近年就因海膽過多,導致海中生態失衡,這在第二大城墨爾本旁的菲利浦港灣,特別嚴重。因為過去數十
昨天是澎湖開放採收海膽的第一天,傳出有一名婦人溺水。73歲盧姓婦人,採捕海膽時發生溺水意外,湊巧遇到休假海巡署同仁,被救起時沒有生命跡象;所幸經過搶救後,已經恢復呼吸心跳,目前還在加護病房觀察治療。 民眾發現溺水婦人,立即實施CPR心肺復甦術。澎湖後寮沙灘在1日中午,發生採海膽婦人不慎溺水,被休假的海巡隊員發現,救起時已經失去生命跡象。澎湖第七岸巡隊長王寶庭說明,「本日(1日)中午12時許,巡防區
為保育馬糞海膽的生態資源,澎湖縣只在七八月開放採捕,不過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發現,幾乎在開放後三天內就被採光。學者認為,要讓海膽資源永續,光訂禁捕期沒有用,應該進行社區自主管理,澎湖縣農漁局則表示會努力朝這個方向推動。 馬糞海膽堆放在路上,民眾拿著工具,先輕輕敲碎外殼,接著小心翼翼取出海膽,最後再加以清洗。澎湖縣7月1日一開放採捕馬糞海膽,漁港旁就出現這樣的景象,雖然採摘期長達兩個月,但學者觀察,差不
前幾天屏東墾丁,剛好有潛水愛好者拍到罕見的上萬扁仙壺海膽大遷徙,學者認為,遷徒原因還待研究,但應該和颱風無關。 平時應該是在海底幾乎不動的海膽,突然都移動那麼快速,原來上週有潛水愛好者,在墾丁海域發現上萬隻海膽集體往同一個方向移動,拍下畫面快轉,就成了這段可愛影片,但其實這種扁仙壺海膽,在墾丁從未記錄到如此大規模的群體。 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理事蔡永春表示,「之前看到這種海膽是在晚上,因為牠白天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