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今(2)日在行政院會報告今年總體經濟情勢,如果歐美能軟著陸、中國穩健復甦,就能提振輸出表現,經濟成長率可望比預估的2.75%還高,預測台灣經濟下半年,將朝穩健邁向復甦。另外,針對受到疫情衝擊嚴重的中小企業,行政院也編列3800億特別預算,朝補貼及貸款方式,協助中小企業轉型。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去(2022)年失業率為3.67%,創22年來新低。不過經濟成長表現不佳,2022年經濟成長率只有2.43%,創近6年新低,2023年經濟恐怕會更差。物價漲不停,連鎖餐飲路易莎宣布,20日起部分餐食價格將漲5元。
薪水漲幅趕不上物價,主計總處公布,1到11月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1345元,年減0.11%,顯示薪資已連續兩年「負成長」,但通膨壓力不減,農曆年前物價漲更兇,包括蔬菜、水果和雞肉等,批發、零售價都變貴。知名連鎖雞排,更被網友爆料漲到95元,遭吐槽比便當還貴。業者喊冤表示,是外送平台價格,門市依舊維持80元。
俄烏戰爭加上物價通膨,讓全球許多國家貧富差距擴大,台灣也不例外。民進黨多位立委除了提出《社會救助法》第4條修正法案,今(13)日也要求衛福部及主計總處,檢討貧窮線標準的訂定,衛福部表示不反對,但會影響到中央跟地方財政上的支出,仍須審慎評估。
主計總處今(12)日公布10月受僱員工薪資調查,1至10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339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2.9%。但剔除物價因素,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13%。
11月的消費者物價總指數公布,年增率達2.35%,是近9個月來最小漲幅。但在物價方面,屬於民生必需品的雞蛋和麵粉等品項依然在持續調漲,像是麵粉的漲幅有8.24%,也是11年多以來的最大漲幅。
台股今日資金流向中小型股,盤中指數收復1萬4700點以上。外界關心國安基是否有明確的退場時機,財政部說法保留,指出不確定因素還很多,但強調目前沒有規劃要召開臨時會來突然退場。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29)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經濟成長率再下修,預期今(2022)年第4季成長1.52%,相較8月的預測下修2.01%。而今年整體的GDP,也下修0.7個百分點,到3.06%。雖然今年的GDP年增率,主計總處預估可以保3,但到了2023年,預測就會跌到2.75%。反觀在物價方面,由於廠商反映成本,外食費跟房租漲幅增加,以及國境解封,旅遊相關服務不容易便宜等因素,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
國內疫情趨緩也讓旅遊消費升溫,有不少業者繼出加薪策略,要來搶人才。根據統計,10月份的就業人數有1141萬人,比上個月增加1萬多人,至於失業人數也比上個月減少2千人。而在缺工還有通膨等因素的推升下,國內勞工的平均年薪來到67.7萬元,創7年新高。
受著俄烏戰爭,閣有肥料成本起價的影響,原物料一直咧起價。主計總處上新統計就發現,雞卵比舊年仝期起31.7%、沙拉油起11.2%,1月到10月食品類的平均就起5.9%。另外,根據591的新建案統計發現,新竹縣市最近這3年的新建案厝價所得比,用全臺灣平均來看,著愛22.7年無開到半仙,才會當買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