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位於中國唐山某燒烤店的一段監視影片畫面流出,內容顯示店內數名男子暴打3名女性,影片上網後,瞬間在中國社群媒體上引爆輿論高度關注。然而,隨著各界討論浮出,「唐山燒烤店打人」關鍵字卻突然消失在微博熱搜榜上,中國民眾至今也得不到當地公安局對這起事件的回應。
中國獨立記者,也是#MeToo運動發起人黃雪琴(Sophia Huang Xueqin),2021年準備前往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就學,未料在前往機場的路上「被消失」。《BBC》18日報導指出,已確認掌握到黃雪琴的下落,她人正遭中國當局單獨拘禁在廣州一處「黑牢」,不僅空間狹小,還遭厚重鐵窗隔絕與外界的聯繫。
臺北城市科大演藝科學生最近挑戰全臺語的舞台劇《愛啥款》,也是IN的畢業製作,內容講著1920年代的大稻埕,探討傳統教育佮女權觀念,這齣戲3月份欲佇大稻埕戲院演出。
《伊斯坦堡公約》是第一部對抗針對女性和家庭暴力、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2011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堡通過,土耳其是首波簽署國,並在2014年生效。不過,日前土耳其政府卻在官方公報上,宣布退出《伊斯坦堡公約》,歐盟呼籲土耳其應該要保障女性權益,更有上千名的婦女以及當地女權團體走上街頭,呼籲政府收回成命。 上千名婦女和數個女權團體,冒著雨集結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舉著「伊斯坦堡公約長存」的布條高喊口號,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即便在疫情的籠罩之下,各國還是出現許多女權團體和抗議者走上街頭,她們不只要爭取平權、消除歧視,還要反對暴力。 3月8日國際婦女節,法國街頭集結女權團體和抗議者,舉著標語,高喊口號,希望喚起各界對於女權的重視。根據法國官方統計,去年全國進入第一次封城,家暴通報案件一口氣增加40%,政府頒布的禁足令,讓更多受暴者暴露在危險之中。除了反對暴力,她們也呼籲要消除所有歧視。 位在墨西哥
2020年11月,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一則「已婚女子捍衛自己的權益」的提議,主張要求政府廢除已婚女性墮胎須經配偶同意的規定,在短短十天內,獲得7505個附議。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表態,將啟動《優生保健法》修法,除了將去歧視化,把《優生保健法》改為《生育保健法》外,未來已婚婦女接受人工流產手術將不再需要配偶同意,預計在三月公吿草案。 女性生育權再度引發討論,然而已婚婦女墮胎與否,
沙烏地一名致力推動解除婦女開車禁令的女權運動領袖,星期一被判處5年十個月的徒刑,理由是違反反恐法,消息一出,人權團體痛批,這是沙國人權的倒退,家屬也表示哈斯洛爾在獄中遭到刑求,將會提起上訴。 沙烏地阿拉伯在2018年的6月24日,終於取消禁止婦女開車的禁令,但卻不肯釋放致力爭取這項權益的女權運動人士,其中已經被關押兩年多,現年31歲的哈斯洛爾,星期一被依反恐法,判處5年10個月的徒刑,其中兩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