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這星期完成了任內第一次的亞洲行。拜登23日在日本東京正式宣布啟動印太地區新的經濟共同圈,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批有美國等13個國家加入,被視為用來抗衡中國崛起的威脅。雖然IPEF提出包括數位貿易和強化供應鏈等4個面向的合作,但因為沒有討論降低關稅等重點措施引發日媒質疑,對東協國家沒有吸引力。
本土疫情升溫,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雙北過去一週確診數加總都在3.4萬上下,但也肯定民眾在疫情嚴重下,自動自發活動力下降,躲避洪峰,像捷運人流已經降了50%。另外,為了確保醫療量能,北市專責病房開到30%,柯文哲表示,現在先不盲目擴充,但會密切監控。新北市長侯友宜則宣布啟動「分群照護」計劃,不過他下午視察疫苗接種站時,遇到市民因為居隔單等太久,高分貝抗議。
本土疫情逐漸往中南部燒,高雄、台中近日的確診數都破4千,為了確保確診者能早期治療給藥,並減輕大醫院的負擔,高雄啟動基層診所照護方案一站式服務,可以由基層診所治療、給藥。台中也在八大醫院開設親子得來速,讓確診兒童可以跟陪同家屬一起PCR,並同時完成問診給藥。
花蓮吉安鄉光華村因為要設置垃圾堆置場,引起居民不滿,今(13)上午前往縣議會抗議。縣府表示,垃圾堆置場只是暫時,待台泥水泥窯明年完工後就會廢除,但村民不相信,要求縣府立即撤照。
台中快篩陽性民眾PCR採檢需求大增,避免造成醫療院所負擔,減少室內看診排隊風險,今天起有6家大型醫院宣布啟動「快篩陽得來速」服務,全部在室外就快速完成。
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確診人數再創新高,單日新增16936例,以新北市的5810例最多。與此同時,也新增了47例中重症患者,以及1例是中症轉為重症,當中有3人死亡,年齡都是60歲以上。因應確診人數攀升,指揮中心今天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上午共發出了7千多份簡訊,已經有半數回報。另外,指揮官陳時中推估,到五月中下旬,國內疫情可能會達到高峰。
美國印太經濟架構,可望在五月中旬在總統拜登出席東協領袖高峰會時,正式啟動,台灣爭取加入首輪名單,駐美代表蕭美琴等官員積極展開協商,明確表達希望加入。不過學者分析,東南亞國家對印太經濟架構排除中國,加入台灣感到不安,台灣參與形式可能還有變數。
疫情嚴重,多縣市啟動居家照護計畫,而這期間用藥,將由全台超過1800家的社區藥局,提供送藥到府的服務。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宣布,從今天起,台北市確診者是輕症的話,原則上就是居家治療。
疫情升溫,各地出現幼童確診案例,屏東縣累計至今(20)日為止,已有13名5歲以下幼童確診,台中和彰化也都有新的幼童個案。各縣市整府嚴陣以待,啟動緊急應變機制,如果遇上大量中重症案例,必要時會擴充兒童收治量能,爭取黃金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