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
-
埃及舞者盼肚皮舞去污名 力爭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肯定
|全球肚皮舞在國際間越來越受歡迎,不過在肚皮舞起源地之一的埃及,這種舞蹈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通常只在夜店或婚宴場合才看得到,難登大雅之堂,一位舞者3年前在開羅成立學校,希望改變肚皮舞給人膚淺的娛樂形象,找回肚皮舞的藝術價值,進而獲得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肯定。
-
-
荷蘭風車文化幕後功臣 「風車操作員」致力維護
|全球風車是荷蘭最重要的標誌與景觀,過去幾個世紀,荷蘭的風車從協助農業與其他產業,擴展成為主要的觀光資源。風車看似構造簡單,卻需要定期的維修與保養。目前荷蘭擁有1200座風車,全靠有證照的風車操作員來照料維護,這項技藝也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記憶‧煤鄉|台灣煤業歷史如何保存?【我們的島】
|地方煤礦,曾經是台灣重要的自產能源,礦坑停止開採後,極少數遺留的生產設施,如今成為珍貴的產業文化資產,隨著時代變遷,老礦工不斷凋零,未來這段黑金歲月的歷史,又該由誰訴說...
-
荷蘭國家博物館展台灣文獻 反思殖民、探討兩國歷史
|全球荷蘭是台灣在歐洲第2大貿易夥伴,近期荷蘭國家博物館正在舉辦特展,展出台荷歷史交會400週年16件相關文獻館藏,紀念台灣與荷蘭數百年來的交流,也提供不同角度來反思殖民,並探討兩國的過去。
-
中國提案通過 農曆春節列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教科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日舉行會議,通過中國提案將農曆春節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讓中國共有44個項目被列入,總數居全球之冠。另外還有一個台灣人也很熟悉的項目入選,就是日本清酒,反映日式飲食深受國際肯定。
-
南韓「製醬文化」體現家庭傳統 獲列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今(4)日決議,正式將南韓「製醬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認定其傳統醬料如大醬、醬油及紅辣椒醬等,不僅是一種食品,也蘊含代代傳承的知識、信念和工藝。另外,泰國的冬蔭功湯同樣也在本次會議中,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
-
日本釀酒技術 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球日本將傳統釀酒技術,以及包括清酒、正宗燒酒,還有泡盛等相關產品,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預計12月初在巴拉圭召開的會議上進行審議,一旦通過的話,將是日本第2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
《財劃法》修正案送出委員會 與現行版本有何不同?內容有哪些爭議?
|政治卡關25年的《財劃法》近期修法爭議再起,朝野數度討論後仍無共識,但在在野黨推動下,全案6日送出財政委員會。《財劃法》攸關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政劃分比例,到底怎麼分配?為什麼遲遲無法完成修法?國民黨團和民眾黨團提出的草案版本有何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