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
SpaceX星艦火箭第10次試射 成功部署8顆模擬衛星
|全球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星艦」巨型火箭,在美東時間26日進行試飛。這是星艦第10次進行試射,不只成功完成包括部署8顆模擬衛星、在太空中重新點火等多項目標,最後也成功返回地球,也是試飛實驗的重要里程碑。
-
格陵蘭18歲單親母未通過育兒測試 女兒誕生1小時遭強制安置
|全球一名18歲的格陵蘭單親媽媽因未通過「育兒能力」測試,因此嬰兒出生1小時後便被丹麥政府送往寄養家庭,並限制探望時間。由於丹麥政府今(2025)年5月已禁止對格陵蘭人實施該測試,布倫隆的事件除引發抗議外,也讓該育兒測試遭人權組織批評具有種族主義色彩、缺乏對格陵蘭文化理解的缺陷再度遭到檢視。
-
從半導體封裝測試角色拚轉型 馬來西亞進軍上游晶片設計
|全球馬來西亞是全球第6大半導體出口國,長年專注在下游的封裝測試,現在試圖翻轉角色,不只要做世界的半導體工廠,更要往上游的晶片設計邁進。政府斥資2.5億美元,要在10年內培育1萬名IC設計工程師。
-
中科院「快奇」無人艇亮相 與新型無人靶船現身恆春測試
|政治中科院「快奇專案」發展的攻擊型無人艇,近日在屏東恆春半島東部海域進行測試,今(7)日更首度和新型無人靶船海鵠2號進行聯合測試,吸引軍事迷搶拍。同時,有台版彈簧刀之稱的「勁蜂」攻擊型無人機也在周圍現蹤,被認為軍方在演練以無人艇發射無人機,擴大整體用兵彈性。
-
-
「福衛八號」預計10月升空 解析度提升助國安、災防
|文教科技台灣第一個自製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其中第一顆的衛星,經過一連串的測試,國家太空中心宣布,衛星驗證已經完畢,8月審查後,預計10月升空,,由於解析度提升,將可滿足、國安以及災防等的需求。
-
非核後7成用電靠火力 當低碳成為全球供應鏈門檻 台灣能源下一步?
|環境5月17日台灣停止使用核電,之後我們的電力都從哪來?根據台電5月中旬的資料統計,最後的3%核電停止後,火力發電占76%,但排碳量高,也有空污;第二名是再生能源19%,也是成本最貴的,這樣的發電比例,適合嗎?台灣能源的下一步怎麼走?
-
中海警船連2天匿跡襲擾東沙 海巡:不排除測試我海上部署
|兩岸全國各地正在展開漢光演習,由美軍退役高階將領組成的觀察團日前抵台,前美軍太平洋陸軍司令佛林(Charles Flynn)到淡水河口,視導國軍河道阻絕。另外,中國海警船在漢光期間,連續2天襲擾東沙海域,海巡研判,不排除是要測試我方海上勤務部署。
-
計算導彈軌跡、規劃安全路線 AI輔助飛官決策提升存活率
|全球俄烏戰爭造成了雙方重大傷亡,但是隨著AI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未來的戰場將跟以往大為不同。最近英國有航太公司跟瑞典的國防公司合作,把最新款的AI輔助系統用在空戰模擬。這套系統能夠及時計算導彈的飛行方向,協助戰機飛行員規劃一條安全的道路,提高存活率和反擊能力。
-
AIT盼台灣朝野挺國防預算 管碧玲哽咽籲在野支持
|政治總統賴清德日前在團結國家第4講,指在野凍刪國防預算,影響國際視聽,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也表達對台灣國防預算的關切。立法院3日下午協商4100億元的《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立法院會預計明(4)日處理;其中強化國土防衛韌性部分,共編列約1500億。為了爭取外界支持,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說明時,還當場在台上激動哽咽,呼籲在野共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