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台灣今年的通貨膨脹率將會上升到2.3%,在萬物齊漲的此刻,原訂要在5月15日調漲的健保費,目前雖然研擬暫緩實施,但如果照原訂調整方案,除了重大傷病,還有低收入戶不受影響外,屆時民眾到大醫院看病,荷包的支出將會很有感。醫改會預估,這一波調整受影響最大的族群包含了急重症、邊緣戶,而高齡和慢性病的患者將會是受到影響人數最多的族群。健保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執政者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如何兼顧使用者付費、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與照護弱勢族群,是整體考量的最大挑戰。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5月15日起正式上路。包括藥品、慢箋、檢驗及急診都將調漲。健保署估算,至少1177萬人就醫負擔會增加。健保署表示調整是基於使用者付費,控制不必要的醫療支出。但醫改會認為,雖然對一次性就醫影響不大,對需長期領藥的慢性病患而言,負擔不小。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announced the draft proposal to adjust patient co-payments for medication. Additionally, co-payments for emergency room visits will also be increased.Some patients w
健保部份負擔會有變動,衛福部預告健保部份負擔調整草案,本底毋免部份負擔的慢性病藥單、去病院做檢查,未來攏愛收錢。慢性病藥仔頭一改照一般藥品收費,提第2改、第3改就袂閣收。另外,急診的費用也會調整到大間病院上懸收800,若閣加上掛號費,可能就破1千箍。
健保部分負擔將有重大變革。衛福部昨天傍晚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草案,原本免部分負擔的慢箋、檢驗檢查都將收費,慢箋首次調劑將比照藥品收費,但第二、三次則免收。另外急診也調整為輕症跑大醫院最高可收800元,如果再加上掛號費應破千元。新規定最快今年上半年實施,預估一年可挹注健保107.3億元。
衛福部健保署日前公布調整部分負擔方案,未來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將不再免費。民眾第二次起,到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領藥,每次將加收100元,但地區醫院、診所和藥局則免收,引發大醫院反彈。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上午在立法院強調,會考量不要加重民眾負擔、遵從醫囑等面向,目前尚未拍板定案。
健保會頂禮拜五開會,討論欲增加健保佮慢性病藥仔的部份負擔,毋過若是去社區的藥房領藥仔,就毋免納部份負擔,引起大病院反彈。有醫師是認為講,收費的統一愛標準,資源才袂討債。毋過藥師公會表示,社區的藥房,主要會當共民眾鬥注意用藥的安全。
衛福部健保會上週五開會討論,將加收健保部分負擔。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部分負擔,將依照醫院分級收取費用,但社區藥局則免收,引發醫院反彈。有醫師建議,統一收費才能杜絕藥品浪費。不過藥師公會主張,慢箋回歸社區藥局,可幫民眾用藥安全把關。由於雙方意見分歧,仍有待衛福部長陳時中最後拍板定案。
健保會今天討論健保部分負擔調漲議題,民間團體表示,大家都理解健保財務有困難,和保險的公平性,但這次方案調整,預計影響7成國民,其中有400萬人每年得多付1000元,政府對負面效應隻字不提,認為政策分析過於粗糙,是先射箭再畫靶,將民眾當提款機。
健保會有討論著部份負擔起價的問題,就有民間團體表示,逐家會當理解健保財務困難,也了解保險有公平性;毋過這改的方案若修改,會影響7成的民眾,其中400萬人一年著愛加納1000箍,認為政府的規劃無夠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