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
-
-
「台灣台語」稱呼閩南語難普遍 文化部推動改正
|文教科技在文化部國家語言發展報告當中,關於書面用語的相關規範,是建議各機關優先採用台灣台語來稱呼閩南語。但有立委點出,到目前為止似乎還很難達標,對此,文化部長李永得說明,會在一個月之內改正,並協調各部會調整。
-
-
-
本土語列必修本學年上路 高中要找齊師資壓力大
|文教科技本土語列高中、國中及國小必修,這學年正式上路,以國立師大附中為例,高一共開設15種語種,除了校內一位現職老師兼課,其他全為教學支援人員,部分特殊的原住族語找不到合格師資,採取「直播共學」。
-
本土語必修師資不足 靠教支人員與直播共學因應
|文教科技本土語必修正式在高中、國中、國小上路,儘管今(2022)年寒假,教育部培訓5000名現職師考本土語認證,但以閩南語為例,包括台東、花蓮和嘉義等6縣市,沒有高中現職老師取得資格,得依靠教學支援人員,還有不少學校因未聘到合格師資,採取直播共學。教育部強調,器材和協同教師已經到位。
-
雙北國小教甄 本土語言加分機制未納手語
|文教科技教甄季就快到了,台北、新北公立國小教師甄試,都公布本土語言加分機制,但是僅限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族語,於沒有包含台灣手語。面對111學年,也就是今年九月,台灣手語納入本土語言課程,有代理老師不滿,認為教甄加分不應該排除手語。
-
高中職在職本土語師資教師僅44人 教育部推千人培訓計畫
|文教科技中小學的本土語課程將在今年8月上路,目前全國1萬3千多名本土語師資,高中職在職教師只有44人。為此,教育部在寒假展開5千人培訓計畫,第一梯次從昨天開始,光是閩南語線上研習就有3個班、近730名在職教師上課。
-
推展本土語言有傑出貢獻 8人、2團體獲獎
|2月21日「世界母語日」前夕,教育部表揚推展本土語言有貢獻的個人與團體。今年共有8名個人獎和2組團體獲獎。有歷史老師、理化老師靠自學投入本土語言創作,還有老師設計素養課程,吸引學生學習。 來自台南,陳雅菁的母語是閩南語,一直在台南小學任教,上下課都對學生說閩南語,6年前轉到北市光復國小教書發現,情況完全不同。 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閩南語)陳雅菁說:「第一天來到台北的時候,我發現說我對學生講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