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者時常面臨找不到穩定工作的難題,而他們不安定的生活型態,也幾乎無法儲蓄。在連經濟基礎都沒有的狀況下,難以跳脫居無定所的日子,更別說回歸社會。洪宇綸和梁錦清兩位無家者,透過社工的幫忙,重拾生活節奏,甚至下定決心開始儲蓄,逐步邁向新的人生。
週日是母親節,許多民眾都會帶媽媽去吃飯或旅遊慶祝,但在壽山動物園也有一群特別的媽媽,她們負責照顧園區內各種地上走的、天上飛的動物,對這些動物而言,她們就是像媽媽一樣的存在。
新冠肺炎疫情每天單日確診數一再突破新高,對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也造成嚴重衝擊,台大醫院工會發出求救聲明,表示專責病房中的護理師要照顧病人的數量,比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暴增2至3倍,還有不少醫護人員確診或被匡列,卻因為醫療需求增加,被院方要求只要快篩陰性就要回來上班,讓不少人苦不堪言。
連續幾天本土確診數不斷攀升,不少人感染新冠後輕症居家照護,不論確診者或是照護家屬可能需要請假,甚至影響到薪水給付,勞動部5日也順勢宣布放寬「傷病給付」請領規定。居隔者、確診者和照顧家屬分別可以申請哪些補助?需要準備哪些文件?申請期限的截止日為何時?
國內疫情仍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新增本土確診2386例及95例境外移入,本土確診數再次創下單日新高,個案分佈仍以北北基桃為多,破百的縣市分別為新北市822例、臺北市471例、桃園市387例、基隆市191例;也新增本土確診中症8例及重症1例。
新北市板橋有托嬰中心,被社會局發現,有托育員在哄睡小嬰兒的時候,拿棉被蓋住頭部,經過幾個小時,才發現這名嬰兒,已經沒有呼吸、送醫不治。市府調查,該中心和托育人員的照顧不當,各開罰24萬。
精準長照有別於精準醫療,並非要將人的失能治好,而是讓更多人可以過有意義、快樂的生活。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未來會有更多比例的長者需要被照顧,但與其讓照護成為沉重壓力,不如思考如何讓長者可以對生活有期盼的動力,而能夠適度照顧自己也支持他人。社會時空不斷改變,台灣的長照理念也在不斷進化中,同理與用心同時實踐,才能豐富彼此的人生。
俄烏戰事超過一個月,在大批的難民潮中,有數萬隻寵物、動物跟著撤離戰區,國際人道協會表示,寵物的存在,讓烏克蘭的難民們在心理上有所慰藉。然而,逃亡之路顛簸,許多志工與組織在烏克蘭及波蘭波境成立收容中心,獸醫們也紛紛投入,盼能讓這群人類的「最佳夥伴」得到妥善的照顧。
過往農村社會的時代,往往只要家裡有事,左鄰右舍都會彼此幫助,這樣互助的精神,如果在現在的社區營造形式來看的話,是一種共生的概念。透過社區所建立的平台,以及各種服務模式,社區居民可以彼此互相幫助,是共生社區最主要的精神。
如果家人生病、受傷要請假回家照顧的話,依照現行規定,勞工每年享有7天的家庭照顧假,但還是有很多勞工不敢請休。這是因為一般勞工的家庭照顧假,必須併入事假計算,等於一請假就會被扣錢。因此婦女和勞工團體再次前往勞動部陳情,希望家庭照顧假能比照軍公教有薪,同時再從7天增加到14天,才足以因應各種家庭成員的照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