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已然成為台灣日常風景,尤其新冠疫情開啟遠距教學模式後,更助長「指尖失控」的現象。當這些出生在網路與數位載具時代的「數位原住民Z世代」,陷入16:9的世界中無可自拔時,將重擊孩子的大腦發育,讓思考、閱讀、說話、社會性發展全面停滯,並衍生親子衝突及師生角力問題。南投縣人和國小呂家賢老師耗時近四年,陪伴一群沉迷網路世界的學生,奪回數位載具主控權,使其成為孩子們飛翔的翅膀,而非囚籠。
一名義大利籍的商人和詹姓女子爭奪8歲女兒的親權,北院在去(2022)年底裁定,女兒經由視訊和父親會面,會在寒暑假期間前往義大利和父親生活。人本與多個民團指出,孩子早已明確表達在台灣就好,擔心回不來台灣,法官根本不聽,孩子須在大年初一坐上飛機前往義大利。而最高法院在傍晚已下達緊急停止執行,直到抗告確定前,女童能在台過年。
嘉義縣民雄鄉的牛斗山村,早年盛產蓮藕,當時耕地面積和種植人口都位居全臺第一,然而隨著農村年輕人口大量外移,牛斗山的榮光不再。近幾年來,出現許多新住民第二代投入蓮藕產業,讓在地產業得以維持,年輕的新二代孩子踏入一條少有人願意走的路,充滿挑戰和艱辛,卻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俄國對烏克蘭發動的侵略戰爭,24日屆滿10個月。不想讓俄軍毀了過節的氣氛,烏克蘭人依舊在首都基輔的廣場上,豎立起耶誕樹,象徵烏克蘭人民的堅強意志,也希望孩子能忘記戰爭的醜陋面貌。
家長在照顧孩子時、常常一不小心就孩子受了傷,國健署首度進行「六歲以下兒童死因回溯分析」,報告指出超過4成,6歲以下兒童死亡是可以預防的,家長應引以為戒,不要因為粗心,讓孩子喪命。
新冠疫情影響生活與學習,學生們很有感,信誼兒童動畫獎,今年的兒童創作組比賽,收到來自全台150件作品,不少和疫情有關,5部特優與優選的作品,3部連結疫情,有學生疑似確診,擔心自己死掉,有學生還原確診時的身體苦痛。
雖然飽受各界批判,但是卡達宣布主辦這一屆世界杯以來,的確或多或少帶動了當地的運動風潮。不少小朋友紛紛報名參加足球課程,有人先把目標放在減重,更遠大的志向是成為職業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