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從今(2023)年元旦開始,速食業內用禁止使用免洗餐具,各種飲料容器改為玻璃杯,薯條和雞塊也改用餐盤裝。消費者大多支持,但是有部分店家抱怨還沒準備好。
法國新的環保政策元旦上路,所有速食餐廳無論內用外帶,都不能再使用拋棄式的免洗餐具跟紙盒包裝,希望藉此減少每年多達18萬噸的速食垃圾。業者也備妥替代餐具,重新設計廚房動線,迎接挑戰。
為了落實減塑環保,工研院和製造業者合作,將聚乳酸PLA這種從玉米提煉的原料,導入快結晶製程,推出耐磨、耐高溫的無毒環保餐具和杯子,更通過美國、歐洲國家的安全檢驗,讓產品外銷國際。
日本一家企業花了15年時間,研發出將回收廢棄舊衣,百分百循環再製成新衣的技術,不只減少一般成衣製作過程的碳排放量,也不再取用新資源,回收千次也沒問題。另外為了配合政府減塑政策,有業者利用植物原料,來生產拋棄式的餐具以及口罩。
受到疫情影響,餐飲外送平台商機看漲,但也造成一次性餐具用量暴增。為此,台南市環保局近期跟外送平台、餐具供應商合作,試辦環保外送服務,雖然大多數民眾有意願配合,但也有民眾認為回收點不夠普及、太麻煩。 吃飯的時間一到,不想外出的民眾利用外送平台解決用餐問題,但細看桌上這幾個餐盒、飲料杯卻跟一般的紙餐盒不太樣,原來是現在只要在台南叫外送,已經有店家提供環保餐盒給民眾選擇,減少一次性餐具。 「其實一天下來
為了減少垃圾量,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家咖啡廳,推出可以吃的容器和餐具。除了客人點的湯品、飲料或糕點都是現場製作以外,連裝食物的盤子或餐具也全部都是新鮮烘焙出爐,幾乎通通可以吃下肚。 麵糰剛經過一番輾壓,準備進入烤箱烘焙,製成可以食用的容器杯。俄羅斯聖彼得堡一家咖啡廳Soupstation,提供新鮮製作的湯品和糕點,強調生態友善的他們,號稱店內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吃下肚,當然也包括了餐具。 Soup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