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傳出一名因糖尿病長期臥病在床的溫姓婦人,快篩陽性後死亡;救護人員到達現場時,婦人已明顯死亡,未送醫治療。相驗結果,死者死因為心因性休克,家屬對死因沒有意見。
仔細聽著藥師講解,確認居家備用藥品該如何正確使用,國內新冠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也讓藥局的快篩試劑,綜合感冒藥及止咳藥等居家常備藥物,銷量暴增。藥師易麗珍表示,「剛開始有一些初症狀的時候,你吃乙醯氨酚他其實身體有一種發散的作用,這時候就可以讓風邪散出去,抗組織胺來講的話,就可以讓我們的鼻水、讓我們的鼻黏膜不要這麼刺激。」藥師表示,Omicron常見的症狀為流鼻水、鼻塞、喉嚨癢痛、咳嗽等,類似感冒,因此含
新冠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也讓藥局快篩試劑、綜合感冒藥及止咳藥等居家常備藥物銷量暴增。另外,不少確診者康復後出現後遺症,德國糖尿病研究中心,近期研究發現,即使輕症胰臟也可能受到破壞,胰島素分泌功能異常,罹患糖尿病風險倍增。
世界衛生組織WHO本週公布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俗稱「長新冠」。國內也發現有疑似長新冠的病例,染疫康復超過8個月,仍痛到無法起身,身心飽受折磨,至今仍在復健追蹤。不過英國最新研究發現,接種過2劑疫苗者,可降低發生長新冠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一般得照三餐施打胰島素,還要忍受一些副作用。現在醫界出現了新型的GLP-1的促效劑,搭配胰島素使用一天只要施打一次,且副作用少,對台灣200萬糖尿病患者來說,提供了治療上的新選擇。
前一陣子台灣疫情升溫,讓很多慢性病患者因擔心疫情不敢回診拿藥,更有病患因沒有服用固定藥物而送急診。為此,就有醫師提醒,雖然出門增加染疫風險,但慢性病若照護不良,也會大幅增加染疫、住院後死亡風險,因此藥物控制、規律回診很重要,民眾不可不慎。
日本京都一家醫院表示,如果使用針對糖尿病患者施打胰島素的針筒來接種新冠疫苗,平均每瓶的施打次數可由5次提高為7次,有效減少疫苗浪費。這項新方法究竟可不可行,厚生勞動省表示還在調查當中。 日本2月17日起針對醫療人員接種輝瑞/BNT新冠疫苗。根據疫苗的官方使用說明,一瓶疫苗的劑量足夠施打6次,然而厚生勞動省準備的一般型注射針筒的設計,會讓藥劑會殘留在針筒內,導致一瓶只能施打5次,造成疫苗浪費。 根
新冠肺炎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一例死亡個案,案935,是60多歲的緬甸台商。今年2月7日搭乘醫療專機返台,入境之後住院隔離治療,在3月1日病情惡化,使用葉克膜治療,卻還是因為多重器官衰竭,在5日病逝。除此之外,台灣也新增7例境外移入確診。而對於在越南通報的境外移入個案當中,疑似有台灣輸出個案,指揮中心也證實該個案確實是台灣籍。 我國確診病例再添一名死亡個案,疫情指揮中心6日公布,案935,60多歲
天氣寒冷使用電暖爐的機會增加,但就有醫生提醒雖然電暖爐溫度不像開水那麼燙,但長時間接觸電暖爐往往會忽略低溫燙傷,特別是糖尿病或中風病患,感覺不靈敏,是燙傷的高危險群。 「要距離夠遠,然後不可以很近距離照射;第二,時間在使用上其實也要注意」拿出同樣照射原理的醫用鹵素燈,距離越近溫度越高,但只要遠離溫度馬上降低,天氣冷,民眾大多會使用鹵素燈保暖,但長時間使用不慎,有可能造成低溫燙傷,特別是糖尿病或洗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