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
-
9人獵殺黑熊一審判無罪 成原民狩獵除罪後首例
|環境屏東霧台大武部落村長及村民共9人,在2022年被檢警查獲,在3年內獵殺數隻黑熊及台灣野山羊等保育類動物,被依《野保法》起訴。但由於《野保法》在今(2025)年2月修法讓原民狩獵除罪化,屏東地院今(26)日依《刑法》及修法後的《野保法》,判處涉案9人的獵殺行為均無罪,成為《野保法》修法後首例。
-
殺台灣黑熊「三貼」載運 屏東霧台9原住民一審全數無罪
|社會屏東縣霧台鄉2022年有9位民眾合夥獵殺4隻台灣黑熊、15隻台灣水鹿、3隻台灣野山羊等保育類動物,還騎機車將黑熊屍體以「三貼」方式運載。屏東地院今(26)日一審以被告為原住民身分、且獵殺動物為自用非營利,符合除罪規定為由,全數判處無罪,僅其中一名被告因頂罪被判拘役10日,可易科罰金,全案仍可上訴。
-
今年新生兒從母姓創新高 前3名為台東、花蓮、屏東
|生活少子化下,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2025)截至9月底,新生兒只有8萬人出頭,其中有將近5000人從母姓,創歷史新高。學者分析,新生兒從母姓前3名縣市為台東、花蓮和屏東,主要是母系社會的原住民從母姓為主。
-
COP30氣候會議巴西貝倫舉行 數千原住民集結參與度創新高
|全球第30屆聯合國氣候會議(COP30)在川普暖化懷疑論的政策下,美國30年來首次沒有派出官方高階代表團參加,因此中國的影響力明顯增加。而會議地點選在亞馬遜雨林的門戶貝倫市,南美洲3000名原住民齊聚,號稱是史上參與最多的一次,他們提出的領地劃界、氣候融資的訴求也得到更多注目,不過實際進入核心談判的代表仍然不足。
-
原民族服圖騰融入時裝 史前館展出逾40件作品
|生活原住民的族服,通常在傳統祭典儀式、或是部落重要場合才會看到,不過隨著時代的轉變,有藝術家將族服上的圖騰飾品融合現代元素,創作成時尚服裝,現在正在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出。
-
血液腫瘤專家陳耀昌76歲病逝 為電視劇《斯卡羅》原著作者
|生活有「台灣骨髓移殖教父」之稱的陳耀昌醫師今(17)日病逝,享壽76歲,陳耀昌在台大醫院行醫,不僅完成台灣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殖,也是推動《再生醫療法》立法的首席顧問;陳耀昌是血液腫瘤專家也是作家,他的著作《傀儡花》曾被公視改編為電視劇《斯卡羅》,在57屆金鐘獎入圍13項大獎,並獲得戲劇節目獎等4項大獎。
-
COP30首週議程結束 專家:原民土地權利有初步共識
|全球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今(2025)年在巴西貝倫舉行,第1週議程結束,目前尚未見具體減碳進展。不過有專家指出,啟動「熱帶森林永續基金」、加強原住民土地權利有初步成果。而會場外仍然抗議不斷,有社運人士呼籲,對排碳高的私人飛機、豪華班機課徵奢侈稅,也有亞馬遜原住民封鎖會場大門,訴求停止在雨林的開發行為。
-
-
COP30巴西開幕遭示威 原民團體抗議雨林不當開發
|全球全球氣候峰會COP30本週已經在巴西開幕,不過才第1週就爆發示威衝突事件,有原住民團體不滿這次會議並沒有納入他們的聲音,因此衝破門禁,試圖闖進會場。不過,巴西警方很快就把他們請出去。
-
台語復振袂當盡靠民間 民團望中央設委員會
|台語新聞客語有客委會、原住民語有原民會,毋過台語到今煞猶無一个專責單位,今仔日透早台語政策推動聯盟就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愛趕緊成立台語復振委員會,因為台語的使用者已經愈來愈少,6-14歲的囡仔干焦賰7.4%會曉講。民團提出六大任務的建議,要求政府制定台語復振政策和台語發展研究中心等等。(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