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掛牌成立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延任兩次後在今(30)日結束運作,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表示,促轉會任務結束,不是轉型正義的結束,未來業務將轉由各部會接手。不過有學者認為,沒有專責機關推動,轉型正義的推動效率堪慮。
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議題,最近又閣受著討論。佇正式轉型進前,最近嘛有一寡真無仝的展覽佇遮展出。除了有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藝術創作來遮展覽,這馬閣推出蔣中正佇臺灣的相關政治檔案特展,包括伊批示對政治犯愛加重判決的文件。
Kuomintang lawmaker Wu Sz-huai criticized Transitional Justice Commission as spreading hatred after its Acting Chair Yeh Hung-lin said the statue of Chiang Kai-shek should be dealt with in some "irret
促轉會主委葉虹靈昨(14)日表示中正紀念堂的蔣介石銅像應該移除,或做「不可回復性」的處置,引發議論。國民黨立委吳斯懷批評促轉會是仇恨會,更諷刺表示中正路都該改名反省威權路,葉虹靈今天則澄清,「不可回復性」處置是指如果要保留銅像做教育展示,希望這些做法是具不可回復性的。
促轉會今天上午舉行社會對話展開幕儀式,主委楊翠表示,只有面對過去的暗影,才能迎來未來的光明;對於戒嚴時期,人權被侵害案件,促轉會正在研擬清查條例草案。 促轉會舉辦的《彼時影・未來光》社會對話展,10日上午開幕儀式上,主委楊翠表示,過去的事不會自動不見,除非我們願意去面對。 促轉會主委楊翠表示,「《彼時影・未來光》主要的策展理念,就是光影、時間、跟對話。」 政務委員羅秉成表示,「這些裂縫有大家的力量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公佈1980年2月28彼工,「林家血案」上蓋新的資料。佇咧國家安全局保管的機密檔案內底,會當看著講,當當時予國民黨政府枉屈講是殺人兇手,彼个澳洲的學者家博,根本都有不在場的證明,11年前,家博教授,嘛捌寫文章欲表明家己的清白,到甲舊年伊含冤別世,嘛攏猶看無才調看著這項機密的資料。 發生在1980年2月28號的林宅血案,經過近40年的時間,卻仍是一件懸案,促轉會從2018年開始重啟
促轉會公布了關於林宅血案的最新發現,在國安局保管的機密檔案中發現,裡頭有當時被高度懷疑是兇嫌的澳洲學者家博的不在場證明,不過這個線索沒有公開,促轉會希望盡早開放這些機密檔案。 發生在1980年2月28號的林宅血案,經過近40年的時間,卻仍是一件懸案,促轉會從2018年開始重啟調查,15號公布最新發現,在國安局未公開保管的機密檔案中,裡頭有當時被高度懷疑是兇嫌的澳洲學者家博的不在場證明,不過這個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