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入侵烏克蘭,26日進入第三天。俄軍從午夜開始發動多次空襲,攻入基輔市區,爆發激烈交火。26日上午,基輔再度遭飛彈襲擊,有民宅被擊中。美國宣布提供經費,協助烏克蘭購買武器。不過戰事持續惡化,聯合國估計,已有50萬名烏克蘭人逃往西邊的鄰國。
台灣打算向美國採購特規版的AGM-158空對地飛彈,據稱射程將會縮短,採購後只能先儲存於關島由美方保管。然而,AGM-158案,或該說我國籌建遠程打擊能力的議題癥結,並不在射程或性能,而是涉及美台戰略層級考量的交集。
順手牽羊的小偷和管理嚴密的軍隊,看似八桿子打不著的事,但在《美聯社》「失蹤的武器」調查系列報導,最新的後續追蹤,卻揭露了美國軍隊裡,順手牽羊與管理鬆散問題的嚴重性。2010年到2020年期間,保守估計遺失的軍事槍械數量,超過兩千支,不易追蹤清查,而且威力強大的塑膠炸藥C-4,失竊的數量更是難以估算。
兩岸情勢緊張,美國共和黨多位議員近日提出《台灣嚇阻法案》,從2023年到2032年,每年提供台灣20億美元的外國軍事融資,美國透過補助和貸款,協助台灣購買美製武器和防禦裝備。此外,美國海軍部長戴杜羅指出,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威脅,若台灣被中國接管,將嚴重威脅全球經濟。
英國媒體報導指出,中國在今年八月,成功試射「超高音速核導彈」,發展的速度讓美國情報部門措手不及。不過中國外交部昨(18)日對此否認,強調只是對太空船重複使用做驗證。美國白宮則回應,歡迎激烈軍事競爭,但不希望轉變成衝突。
美國政府在5月底把2022年度的國防預算送交國會審議,這是拜登上任後提出的第一份預算案。重點項目包括專注中國威脅,汰除部份A-10、F-16等著名的戰機與巡洋艦,提升微電子、超高音速武器的研發能量。 F-16、F-15和A-10等著名的經典戰機,部份機型已經漸趨老舊,在川普時代就列為優先汰除的對象。另外,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新型戰艦DDG-1000,因為性能不如預期,原定建造30多艘,最後只剩
國軍發布四年期的國防總檢討報告,將遠程打擊納入重點建軍項目。而中科院也首度曝光,在現階段有一種可以量產的陸基彈種,還有3項科研案進行。 為了反制共軍威脅,國軍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將遠程打擊納入重點建軍項目。國防部長邱國正強調,這些武器要具備遠距、精準、機動,不論是軍購或自製,都會朝這方向努力。立委追問中科院,國產的遠程飛彈目前進度到哪了? 中科院副院長冷金緒提出,「現在遠程打擊的戰力,目前彈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