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剩餘6座核能電廠中的其中3座,在2021年的最後一天關閉,朝2022年全面廢除核電的目標,又更邁進了一步。不過德國仍還沒找到最終的核廢料處置場所。
在台灣要不要核電?在大選前又成為政治話題。而核電占發電量百分之36.4的瑞士,已經在台灣時間20號晚上,首度永久關閉核能電廠。瑞士電力公司表示,這座米勒貝格核能電廠,要達到完全廢爐,還得經過15年的時間,但已經是重要的起步。 控制室裡的工程師按下按鈕,正式切斷米勒貝格核電廠與瑞士全國電力網的連結。在典禮會場觀禮的官員、業者和民間團體代表,響起如雷的掌聲。負責營運的伯恩能源集團指出,20號切斷與全國
廢核遊行今天在台北、高雄同步舉行,147個團體上街訴求告別核電,這也是去年擁核公投通過後,廢核團體首度大集結,環團強調,擁核公投的通過,許多人是被誤導對於能源的認知。因此今天活動主舞台特別設計由太陽能板供應電力,現場也規劃綠能展示區,讓民眾可以進行綠能體驗。 民眾手持告別核電標語、走上街頭,下午登場的廢核大遊行以台北高雄雙城同步遊行做號召,在台北凱道的遊行路線特別拓展到西門,分為公民大隊以及政黨
環保團體今年選定4月27號舉行廢核大遊行,不希望只有擁核方提案,廢核行動平台今年也主動提出「反核廢」公投案,希望在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啟用前,政府不得提出任何續建或讓核電廠延役的計畫。 環保團體高舉布條集結,要將已經募集到的2800份公投連署書,送入中選會正式提案,他們主張,在台灣找到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之前,不應該再續建核電廠,或是讓已經運轉40年的核電廠延役。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
Environmental groups will hold a rally on Apr. 27 to call for the abolition of nuclear power. Meanwhile, the National Nuclear Abolition Action Platform has submitted a referendum proposal to prohibit
環保團體今年選定4月27號,舉行廢核大遊行,廢核行動平台今年也主動提出「反核廢」公投案,希望在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啟用前,政府不得提出任何繼續興建或讓核電廠延役的計畫。 環保團體高舉布條集結,要將已經募集到的2800份公投連署書,送入中選會正式提案,他們主張,在台灣找到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之前,不應該再續建核電廠,或是讓已經運轉40年的核電廠延役。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蔡中岳說:「在
經濟部公佈新能源政策,核電廠不延役、不重啟。並強調2025非核家園,不再是緊箍咒,已完成法制作業,取消期程,轉為2025「自然廢核」。引發支持以核養綠人士不滿,認為政府罔顧公投結果,將提「重啟核四」公投,另外,工商團體則憂心,未來電價可能會漲破30%,成為阻礙投資一大門檻。 公投結果後盤點兩個月,新能源政策評估結果,依舊原地踏步,核一、二、三、四,不延役、不重啟。引發支持以核養綠人士不滿,重砲抨擊
擁核電者提出的以核養綠公投確定成案,要跟年底大選一起投票,反核電方面也展開行動,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已經取得1500名民眾聯名,要組公投反對方辦事處,並有資格以反對方,參加電視辯論會。 環保團體與民間團體大串聯,面對「以核養綠」公投確定與大選合併投票,已經取得1500位民眾聯名支持,依法可成立公投反對方辦事處,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將在北中南設立辦公室。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發言人崔愫欣表示,「反方它必須爭取
公投護台灣聯盟在4年前發起廢核四陳情活動,前聯盟執行長賴芳徵等人,並被法院判決「妨害公務」。如今監委陳師孟申請自動調查,釐清判決是否違背法令,卻也引發是否影響監察權和司法權分際的討論。 4年前,公投護台灣聯盟在立法院周邊,發起廢核四的陳情活動,警方原本架設的拒馬,有預留活口,前聯盟執行長賴芳徵以機車大鎖鎖死,導致警方拉不開拒馬,賴芳徵等人被依妨害公務罪究辦,法院判處拘役定讞。不過,監委陳師孟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