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
-
台美暫時性關稅衝擊農漁業外銷 稻農憂開放美國米影響收購價
|產經台美暫時性關稅20%衝擊農漁業外銷市場,其中年產值超過60億,有4成輸美的蘭花產業,以及台灣鯛產業都受到影響。另外,全國有7成產量主要外銷美國的鬼頭刀也受到衝擊。稻米大縣花蓮的農民更憂心,會衝擊保價收購價格。
-
竹巿3處農地稻米汞超標 污染源仍待追查中
|地方新竹市環保局監測水圳底泥發現有重金屬汞超標,通知農政單位檢驗農作物,結果發現3處農地稻米汞超標,檢測土壤也發現汞超標。農地遭汙染農民憂心忡忡向市議員陳情,上午新竹市政府派人銷毀稻作,強調會補償農民,至於汙染源還在追查中。
-
-
生技公司與農民契作日品種米 估今年可銷日2700公噸
|產經近期日本因氣候與人口老化、政策等因素,導致出現米荒而價格上漲,讓日本政府開放稻米進口因應。而國內有生物科技公司,就與中部縣市農民選擇契作日本品種稻米300公頃,並導入減少化學藥劑、肥料提升稻米品質,預估今(2025)年就能出口2700公噸契作白米,幫助國內農民增加收益。
-
新品種稻米「台東36號」通過審查 具爆米花香氣、最快明年技轉
|文教科技又有稻米新品種。台東農業改良場經過7年的選育,種出具有爆米花香氣的稻米,這個月通過審查命名為「台東36號」,除了香氣特別,新品種的稻米還具有抗寒以及抗稻熱病、抗病蟲害的特性,最快明(2026)年可以技轉,成為未來台東參加稻米競賽有競爭力的品種。
-
日本爆「令和米亂」 專家:昔日減產政策是核心問題
|全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日本5公斤白米的平均售價,短短一年的時間,從2500日圓飆漲到超過4000日圓,「令和米亂」成了日本政壇的熱門議題。而這場糧食危機的原因,除了氣候異常、供需失衡、生產成本大增之外;實施了近半個世紀的「減產政策」、人口老化、務農人數不足、以及掌控全國9成以上稻米的「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與自民黨綿密的利益共生關係,也都是「米亂」的結構性問題。
-
日政府與3大超商合作 最快本週開賣小包裝儲備米
|全球日本政府為了解決米荒,和3大超商業者簽訂契約,賣出2000噸左右的白米,最快這週開始,民眾可以就近買到小包裝的米。而日本國內也正在討論進口泰國的白米,有超商業者已經開始測試,哪種品種的米最適合日本民眾的口味。
-
智利培育新品種水稻 節水抗旱、減少70%甲烷排放
|全球智利持續15年乾旱,水資源緊張讓農業步步為艱,但最近在這片乾裂土地,長出金黃飽滿的稻穗。科學家成功培育出一種「氣候智慧型水稻」,不僅能在寒冷乾燥的環境中茁壯生長,還大幅減少用水與甲烷排放。當地農民期盼,這項技術不只改變智利,也能為其他飽受氣候變遷之苦的糧食產區帶來轉機。
-
憂進口稻米零關稅 農民籲關稅談判勿犧牲國內產業
|生活目前台美關稅正在談判中,傳言進口稻米有可能零關稅叩關,儘管農業部長陳駿季昨(19)日在立法院表示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不過還是有來自各地的農民,在520當天來到立法院抗議美國川普政府把台灣當成殖民地,要求政府關稅談判不可犧牲國內產業與人民食安。
-
日本擬增美國農產品進口 閣員憂衝擊在地稻米
|全球日本是最早和美國展開關稅談判的國家。而目前談判的焦點之一,就是增加進口美國的農產品。對於米價已經高居不下好幾個月的日本來說,進口美國米或許將成為抑制物價的轉機。而在泰國,關稅同樣引發憂慮。有泰國稻農表示,先前稻米已經因為低價競爭而賣不出去,如果再加上關稅衝擊,恐怕損失慘重。